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9 10:51: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根据你对亚太经合组织的了解,你认为APEC方式的基本原则应不包括
A.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
B.以渐进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
C.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D.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PEC方式实行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任何提议,只要有一个成员国表示反对,就不能获得通过,即使是全体成员国都通过了的提议,也不具有强制性。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侵华权益的焦点是
A.对中国海关的控制权
B.对中国路扩的控制权
C.对京滓地区的控制权
D.对中国东北的控制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世纪末,列强已基本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其争夺也限于局限性的,选项A和B都已有“归属”,选项C也通过历次战争和不平等条约被列强控制。只有在东北地区,列强争夺激烈,日俄战争即是明证。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
A.极大地冲击了社会关系
B.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
C.改变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火车的出现让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可见,火车的出现冲击了原有封建的等级制度,使封建贵族特权出现动摇,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但中国的社会制度并未改变,故排除C,选A。
点评:交通工具的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日本留学时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回后在军校任教被誉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因反袁斗争积劳成疾,病逝后孙中山赠挽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的著名将领是?
A.蔡锷
B.杨度
C.唐继尧
D.陆荣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从参加反袁斗争、孙中山高度评价等有效信息进行判断。(立意:善于选取题中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过去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全球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其原因在于
[? ]
A.不发达国家排斥或抵制全球化
B.东西方两极格局下,美苏阵营对峙
C.南北半球经济发展仍然差距悬殊
D.宗教、民族等矛盾阻断东西方经济交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