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0:43:01
1、判断题 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是
A.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
B.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1949年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在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正式确立的。A、D是党的会议,可排队,C主要讨论的是建国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0分)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二?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 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材料三?近几年来,国民党领导人吴伯雄、马英九等都强调“中国国民党一定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训,体现孙中山先生的精神”。
目前,全国政协已成立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办公室。国务院台办则表示,支持两岸各界共同举办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
5月1日,来自内地多个省市、香港、台湾及澳门的600余名青年学生代表聚首香江,参加“梦想启航行动——两岸四地青年学生梦想交流营”活动。以此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学习、传承孙中山先生追求梦想的精神。?
——摘自《辛亥革命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的根本原因。为改变革命屡败的局面,孙中山在理论和政治上有何重大创新或举措?(3分)
(2)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继承孙中山的革命事业?(2分)“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表现是什么?(3分)
(3)你认为当前海峡两岸政府和人民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山精神。(2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儒学自汉代以来便被尊为庙堂之学,居于古代思想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需要道教和佛教予于补充。一般而言,欲建功立业,发愤进取,应以①为信条;若遭遇挫折,重视修身养性,当理解②学说之可贵;而屡遭打击,万念俱灰,则用③安慰创
伤累累的心灵。
A.①儒学②道学③佛学
B.①道学②佛学③儒学
C.①佛学②儒学③道学
D.①儒学②佛学③道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建功立业,发奋进取是以儒学作为信条,儒学是持积极入世的态度;修生养性是以道教为信条,道教主张无为;屡遭打击,万念俱灰则是以佛教作为安慰,佛教宣扬宿命论。故选A。根据以上的分析,BCD均错误。
点评:儒学在汉代成为了思想的主流,但是为了适应不断地发展的形势的 需要,儒家思想也是不断地发展完善。在汉代,吸收了阴阳家、道家黄老思想和法家思想发展成新儒学,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在唐宋之际,儒学吸收了佛道思想发展成理学。儒学的不断地发展,使得不断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精神追求。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人类历史也是一部人类不断探求自我及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思想发展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公元前8世纪——前3世纪,世界上形成了重要的文化中心,如中国、印度、希腊,人类精神开始了觉醒,提出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重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回答,人的理性精神也从而得到了发扬。
(1)列举中国先秦思想家对人与自然的认识及同一时期中西方思想家对人与人关系的阐述是什么?(6分)
材料一?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
灵魂得救在于心中信仰,而不在于表面仪式。?——马丁·路德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历程及其核心。(8分)
(3)在近代以来民生问题是各国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孙中山先生也非常重视民生问题,指出其主张及结果,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5分)
(4)20世纪70年代,中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对现代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人与自然:儒家: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1分),荀子主张“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1分)道家:庄子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1分)
人与人:儒家:孔子主张仁、、礼、德治;孟子主张仁政、性善论、民贵君轻;荀子主张礼法并施、性恶论。(1分)墨家:兼爱。(1分)
古希腊:普罗塔哥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1分)。
(2)兴起:智者学派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2分)
复苏: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2分),宗教改革主张信仰得救;因信称义(2分)
高潮:启蒙运动核心是理性主义,科学主义(2分)
(3)主张民生主义,先是提出“平均地权”后又增加“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2分)结果:没有真正解决民生问题。(1分)原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实现民族真正独立,所以不具备真正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条件。其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其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2分)
(4)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冲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3分)
本题解析:
第(1)问首先要判断中国先秦思想家正好和西方的智者学派时间对应。然后注意有“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关系”,全面概括。第(2)问结合材料作者提示即可顺利作答。第(3)问孙中山关注民生,可判断出是民生主义,再回答民生主义无法实现的原因。第(4)问结合时间可判断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影响即迎刃而解。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中写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对材料中“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A.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
B.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C.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据时间1949年判断,B是在1954年第一届人大上;C是1954年;D是在改革开放后确立,故正确答案只能是A。
点评:新中国建立后,积极地进行民主政治建设,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人大制度建立。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我国的第一步社会主义宪法;此外,还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成为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