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0:23:32
1、选择题 我国古代社会的对外贸易,多带有政治性色彩。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者思想观念保守
B.防御外来侵略,维护统治的需要
C.封建经济的独立性
D.交通不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工具出现于隋唐时期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具和灌溉工具的改进。①筒车和④曲辕犁出现于唐朝时期;②翻车出现于曹魏时期;③耧车发明与汉武帝时期。故选C。
考点: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点评: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铁犁牛耕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在汉代得到改进和推广。隋唐时期随着曲辕犁的出现得到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人们开始使用牛耕并初步推广是在
A.夏朝
B.春秋战国时期
C.汉朝
D.隋唐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
B.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
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
D.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全面解读材料,材料主要强调了宋代采取的是‘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且还达到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由此可看出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D符合题意。而ABC说法错误,也未从题干中体现。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土地政策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 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考古挖掘来看,秦魏墓葬出土了成套的铁制农具,表明当时铁制农具在当时普遍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A、C、D三项仅从墓葬出土本身无法得出。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铁犁牛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