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8 12:49: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山西省方山县有个圪叉咀村,村名源于那里七股八叉的山坡。这里由荒无人烟到如今已经建成一个绿树成荫、果实累累、丰衣足食、山川秀美的小天地。村里最好的房屋是学校,白天孩子们读书,晚上村民们学文化,形成学习型的小社会。此村变化最能说明的是 (? )
A.要想富,先种树
B.要想富,先修路
C.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D.村民们丰衣足食,衣食无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可看出最能说明的是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孔子、孟子、董仲舒思想一致的地方是 ( ?)
A.克己复礼
B.性本善思想
C.仁的思想
D.君权神授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目的都是(?)
A.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统治
B.剔除不适应社会需要的思想
C.为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提供理论依据
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焚书坑儒”目的在于通过焚烧诗书,钳制社会思想,实行愚民政策,加强思想领域里的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以儒家思想作为统一的思想。因此二者目的都是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故选D。A项说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材料未体现;B项错误,剔除的思想并非不适应社会的需要;C项错误,“焚书坑儒”体现不出该内容。
点评:商鞅变法时期,即采用焚烧诗书的方式加强对思想的控制,秦朝统一全国后秦始皇焚书坑儒,实行愚民政策,最终并未能巩固自己的统治;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儒家思想获得了统治的地位,实现了思想领域里的大一统。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某省委大楼曾出现过一副“赠省委诸公”对联:“歧路亡羊,滑下去,便是修正
主义烂泥坑;悬崖勒马,改过来,还算无产阶级当权派。”此场景应该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由“还算无产阶级当权派。”得
出是“文革”时期。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历史上,中国的西部、北部、西南部,曾经被认为是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一部分。这一地区之所以被认为是历史的地理枢纽,主要原因是(?)
A.从空间特征上看,中国是一个陆权和海权兼具的大国
B.中国的这一广大地域,是几大文明交汇的地带
C.在全球范围内,或许再也找不到一个区域能够与这个地域相比
D.中国的这一广大地域,是欧亚交通要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这一地区是指我国的“西部地区”。这一块与中亚、东南亚、南亚,甚至是北亚、欧洲都有联系,从历史角度来看,早在西汉时期这一区域就有了联系,而且最远到达了罗马,也就是《汉书·西域传》中的“大秦”或者是“犁鞬”,西汉末佛教通过这一地区从“身毒”或“天竺”传来,再后来唐代时“玄奘西游”到达“天竺”,再后来在《明史》当中出现了诸如“弗朗机”等国,也有利玛窦到中国来等等,所以从历史角度看要选B。对于A,完全不符合问题题意;对于C,只是一个次要的原因;对于D,也是一个次要的原因。关于这个题要注意“主要”与“次要”的区别,要学会通过唯物辩证论的哲学观点来考虑。当举棋不定是一定要学会反反复复的分析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