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6-28 12:46:1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墨子:“一同天下”
孟子:“(天下)定于一”
荀子:“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
材料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平定韩魏楚赵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秦始皇在登上皇帝宝座之初,做了许多大事,如人们熟知的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交通等……胶东大地原始是齐国的领地。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秦齐两国是最强的,有着“西帝”和“东帝”的说法。后来秦国灭了齐国,尽管当时齐国的臣民表面上对秦国的统治言听计从,可私下很多人对秦并不认同,梦想有朝一日让齐国“复活”。“对于秦国的统治而言,齐国的统治物产富饶,财力充足,将齐国的旧地安抚住,对秦始皇平定统治天下有重要的意义,他多次到齐国的属地东巡,主要目的是‘示王权’。”
——《秦始皇东巡三临烟台,并非只是寻长生不老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思想家言论中“天下”的含义及其共同主张,并回答这种主张形成的社会原因。(7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主要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怎样评价中央集权制的历史作用?(8分)


参考答案:(1)周王朝统治区域(中国)。(2)都主张统一。春秋战国持续数百年的战乱,使人心思定,渴望统一。(5分)
(2)措施: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分封,设郡县;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4分)
评价: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但中央集权制大大加强了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生活日趋艰难。(4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中的孟子、墨子、荀子都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历史特征,春秋战国时期实际上仍然是周王朝时期,所以他们的天下主要指周的统治区域,那么其共同主张是主张统一。其形成的社会原因应该从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等角度分析。(2)考查了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历史意义。问其措施主要从设立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制度加强集权,对于作用的评价要客观,看到进步性,同时也要指出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社会主义改造后的农民和土改后的农民最大的不同是
A.受法律制约的程度  
B.和国家的密切关系
C.拥有土地的使用权  
D.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哪些事件客观上加强了各族之间的联系 
①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②西汉前期的“七国之乱” 
③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④唐朝“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和结论的能力。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争,有一个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的过程,争霸战争促使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可选;“七国之乱”和“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都是中原政权内部的叛乱,这些变乱不但不能促进各族之间的联系,反而阻碍了各族间的联系,不能选;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在统一政权下,相互影响,加强了联系。故①③入选。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古代中国“无论士农工商,立论,言必称三代(夏、商、周);著文,开篇必是子曰诗云”。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言必称三代”说明秦朝和两汉开创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B.“子曰诗云”强调诸子百家和唐朝诗歌对中国文化影响绵长
C.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D.古代文学呈现古典与高雅的趋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选项,A项不对,题干三代指夏商周,而不是A项中所指。“子曰诗云”中的子是指孔子,诗是指诗经,其实是泛指儒家思想,B项解释错误,题干中没有提到古代文学特点,D项和题干没有关系。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要理解“子曰诗云”的真正含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共同纲领》内已明确规定,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新中国建立前,内蒙古自治区已经成立。(? )


参考答案:正确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早在1919年的《共同纲领》就有规定,在1954年宪法中确认,内蒙古自治区在1947年成立,所以该题目叙述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