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6-28 12:45: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重心转向大西洋后,世界经济进入从产生到发展的活跃时期,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革命连续发生,生产力高层次飞跃,领先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的更替,从而牵动了世界经济重心从西欧向北美跨越。
——《世界经济运行轨迹探索》
材料二? 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作“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刑罚。与此同时,战争也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张的连战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使科学技术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安定的英伦三岛。
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增加为14件。
——《英国经济史编》
材料三?(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虽然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应用,比如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当时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致使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新型工业部门的发展迟缓。
——《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美国在这一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
第一、二次大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以补自身不足,仅二次大战后,美国引进人才达二十多万人。
——《大循环》
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
1、说明为什么18世纪英国会成为领先世界的大国?(6分)
2、为什么19世纪末,英国会沦为二流国家?(4分)
3、美国在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10分)
4、从美国的崛起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6分)


参考答案:(1)优越的地理位置,国内政治开明,重视人才和科技; 圈地运动导致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统一的国内市场;殖民霸主地位使用拥有廉价的原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6分)
(2)由积极采用新技术到抵制和排斥新技术。(4分)
(3)科技兴国的战略思想。(4分)
重视科技和人才使其经济中心的地位长盛不衰,并增长了其政治实力,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6分)
(4)科技和人才是立国兴邦之本,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民族之魂。(6分)


本题解析:(1)此问可以从地理位置,人力资源,政府政策,资源的优势等方面回答。
(2)此问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应用”
(3)此问主要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这一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
(4)此启示我们可以从重视科技、教育、人才等角度来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
①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对外开放②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提供了平台
③进一步保障了中国经济安全④促使中国不断提高并完善自身的竞争力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某同学在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收集到右边的图表,它不适合于研究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B.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状况
C中国近代纺织业的发展?D.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清政府派官员和商人带去的丝、茶、瓷器、绸货、景泰器等,经评判,“在各国中推为第一。”这说明


A.中国的工业生产居世界前列
B.中国的工业产品竞争力强
C.这些产品在欧美市场上有大的需求
D.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居主导地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清政府官员带去的产品是中国手工生产的,是中国在当时领先于世界的技艺,也是欧美各国所需求的,所以被评为“第一”。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是1958年发表于某家大报的著名漫画家张乐平画的《跃!跃!跃!》。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A.当时渔业高产丰收     
B.经济建设出现“左”的错误
C.社会主义建设的广阔前景
D.当时经济上各行各业全面快速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信息显示体格硕大的鲤鱼越过龙门,结合材料中时间特征“1958年”可知此时中国正开展“大跃进”运动,这是“左”倾错误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体现,所以答案选B,图片意在讽刺浮夸现象而非实际景象的描绘,所以A 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材料无法直接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