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6-28 12:44: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18分)
材料一:公元前五世纪前后,东西方几乎同时出现了第一次思想文化的高峰,被称作人类的“轴心时代”。为更好地理解东西方文化的特点,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请帮助完成下表的空白部分。(12分)

项目
孔子
苏格拉底
背景

(4分)
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 
重要
主张
仁:“仁者爱人”礼:“克己复礼”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和而不同”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4分)
影响

(4分)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的人文、理性精神对西方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二: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右图)。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雕像中,拉奥孔位于中间,神情处于极度的恐怖和痛苦之中,正在极力想使自己和他的孩子从两条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他抓住了一条蛇,但同时臀部被咬住了;他左侧的长子似乎还没有受伤,但被惊呆了,正在奋力想把腿从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父亲右侧的次子已被蛇紧紧缠住,绝望地高高举起他的右臂。)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2 分)这一思潮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2分)《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在意大利引起“震动”?(2分)


参考答案:
(1)①春秋时期,处在社会大变革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坏乐崩”。(4分)②“认识你自己”、 “知识即美德”。(4分)③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4分)
(2):思潮:人文主义(2分)思想主旨: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个性解放。(2分)原因:再现了古典文明的辉煌与伟大,增强了人们创造新文化的决心。(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1)①孔子思想产生的背景是春秋时期,处在社会大变革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坏乐崩”。②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包括“认识你自己”、 “知识即美德”。③儒家思想的影响极为深远,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和教育等方面,如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2) 根据材料二分析,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的社会思潮思潮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思想主旨包括:内涵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个性解放。《拉奥孔》的出土在意大利引起“震动”的原因是:再现了古典文明的辉煌与伟大,增强了人们创造新文化的决心。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民国的建立改变了人们的服饰习惯
C.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在西方经济势力的入侵下,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成为了殖民国家的的原料产地与商品的倾销地。A项错误,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是在新中国成立后。B项为无关项,D项是错误项,中国并没有沦为过列强的殖民地。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客观上所起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A.使中国日益陷入资本主义市场
B.提供了市场劳动力和技术条件
C.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D.刺激官僚、商人投资近代企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的要求看,要回答的是外国列强经济侵略对民族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排除A项;B项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D项是洋务运动的影响。因此ABD项均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自然经济在外国商品倾销下逐渐的解体,提供了市场条件。
点评:近代在列强的商品倾销下,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耕织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的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此外,还要知道,此时中国还出现了民族工业和洋务企业,这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由此开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是中国的洋务企业的作用和近代民族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四个阶段,这是考试的重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据虞和平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统计:民国之前,军阀官僚多热衷于买地建屋,对工商业投资甚少。1912-1922年的11年中,共有547人次的军阀官僚私人投资和创办了197家企业。这主要反映了
A.军阀官僚已全部资产阶级化
B.“振兴实业”潮流的巨大影响
C.军阀割据混战需要工商业的支撑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大国崛起的过程留下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同时也有许多共同原因。给人类留下丰富的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回答:
(1)以史实说明19世纪中后期德国、日本在崛起过程中有哪些相似因素?(6分)
(2)二战前,德国、日本两国谋求崛起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其相同的历史原因和直接原因又是什么?其结局给人类留下什么教训?(6分)
(3)二战后德日的重新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参考答案:(1)德国通过王朝战争、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2分)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分)德国通过普法战争、日本通过甲午战争等对外战争取得战争赔款增加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并为工业发展补充了重要的资源。(2分)
(2)走上法西斯道路。(2分)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日本明治维新不彻底,存在大量的封建残余;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2分)必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2分)
(3)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本题解析:(1)首先分别把握德国、日本崛起的原因,然后从开辟市场、应用科技革命成果、资金来源等方面进行归纳。
(2)二战前,德、日两国都是法西斯国家,从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上可分析其历史原因;从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可得出直接原因;两国是二次世界大战的策划者,因而教训不难得出:和平和发展应是世界发展的主题。
(3)联系现实。德、日的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格局发生改变,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也推动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