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8 12:38: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针对哪个地区问题提出来的?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香港和澳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可知,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建议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提出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并进行了全面阐述,可见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一国两制”理论的内涵:所谓“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台、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小王是一位货币收藏爱好者,右图是他收藏的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纸币,面额伍仟元。从该图中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信息是?

A.滥发纸币,通货膨胀
B.中国币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果
C.日本对中国经济侵略,日钞流通中国
D.钞票印刷业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国民政府经济发展的理解。由“小王是一位货币收藏爱好者,右图是他收藏的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纸币,面额伍仟元。”得知这主要反映了滥发纸币,通货膨胀。其它是错误的,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西方汉学家称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位历史人物思想主张的是
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D.人心至灵,此理至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西汉的儒学家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学说,给儒学赋予神的色彩。由此可知,题干中的“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是指董仲舒。“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强调人民受命于君主,君主受命于天意,即“天人合一”思想,由此可知,C为正确答案。“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与题干无关,可排除A;B强调人要有忧患意识,属于孟子思想,不符合题意,可排除;D “人心至灵,此理至明”强调人心与天理的关系,属于心学主张,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首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B.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
C.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推动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外国商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冲击了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经济结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项说的是政治方面,与题意不符;CD项都是在19世纪60到70年代以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A。
点评:《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逐渐成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发展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秦始皇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当时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有,五帝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 视杀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裂,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上述评价的出发点各有不同。客观地说,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做到 ①用今人的眼光来评价历史人物 ②一分为二,全面、客观的评价 ③坚持发展的观点和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评价标准 ④根据评价者的个人喜好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