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2:34:25
1、选择题 明末思想家李贽的进步思想有
①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 ②提倡以史为鉴
③鞭挞统治者推崇的程朱理学 ④提倡经世致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李贽的观点,其中①③属于他的,②④是顾炎武的。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这种现象发始于
A.秦朝
B.汉代
C.宋代
D.清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观点,因此选B。
考点:董仲舒儒学
点评: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等是高考考察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从命题角度上看,侧重于考查考生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途径和影响理解和知识应用。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中的“政治转向”是指
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是在于对儒学的发展的理解。儒学经历了百家争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的三次演进,明显带有“政治转向”功能的是在汉代的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思想上更适应了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考点:汉代儒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提炼能力,首先要知道儒学的三次话语向分别是什么,尤其题目中已经提示是要汉代的政治转向,即可抓住做题的要点。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顾炎武曾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说明他主张
A.经世致用
B.为政以德
C.心即理也
D.独尊儒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顾炎武是明清之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他认为君子做学问是为了明道救世,空谈诗文义理与治世无益。这说明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所以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
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题干材料“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说明儒学的发展遭遇到了危机。B与史实不符;C表述错误,顾炎武的思想本质上仍是儒家思想;D不符合史实。故应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顾炎武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