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6-28 12:33: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62年底,美国开始限制日本输往美国的38种棉织品,1963年增为40种。这一现象表明了
A.美国放弃了对日本的扶植和控制
B.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D.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A项材料未说明,无法体现;B项错误,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时期是在20世纪70年代;D项是在20世纪80年代。ABD均排除;美国这样做是因为日本崛起,对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冲击,故能说明C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成员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根本目的在于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封锁,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政权,在外交上采取拒不承认和封锁的战略企图扼杀新中国,所以答案选A,B D两项此时尚未发生,C项符合“一边倒”外交原则。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骷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非打倒孔家店不可”
——李大钊
指出以上三段材料的主要思想(3分),分析出现这些思想的原因(9分)。


参考答案:主要思想:材料一是孔子“仁”的思想;材料二是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思想;材料三是李大钊反儒家思想。(3分)
出现这些思想的原因:(1)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孔子提出“仁”和“礼”,用以恢复社会秩序。
(2)汉初为了休养生息,实行“黄老之学”,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了适应大一统的需要,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思想。
(3)西方民权思想的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辛亥革命的失败,新文化运动的掀起,提出反对旧文化、旧道德。(9分)


本题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本题选取了三则与“儒学”相关的材料,切口较小,而简洁、精要地概述这三个时期不同的阶段特征是答好后半个问题的关键。高三学生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不同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充分表明:
A.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B.美国完全放弃敌视中国的立场
C.美国的外交政策有所调整
D.中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4分) 重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在近现代经历了几次发展的机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以下材料均摘自李家发《重庆历史与文化》)
材料一:1891年重庆最早的近代工业森昌泰、森昌正火柴厂建立。19世纪末,近代纺织业在重庆兴起并迅速发展,1900年重庆纺织厂约占全国织布厂总数的30%。1908年重庆的第一家蒸汽机械缫丝厂建立,辛亥革命后,发展迅速,剿丝厂和剿丝车占全省(四川省)剿丝业的35%和31%。1899年,举人文国恩筹办了重庆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煤矿,到1911年,小煤矿已发展到近30家。

材料二:1937年9月至1940年6月,迁入重庆的民营企业达254家,占迁川厂矿的90%。国民政府的9家兵工厂也迁入重庆,加上原有的两家,约占兵工署直属兵工厂总数的三分之二。重庆建成为包括军工、钢铁、机械、化工、建材、纺织、造船等门类齐全的工业基地。
材料三:1997年重庆被设为直辖市,重庆迎来了发展的新春天。图为90年代末现代化重庆崛起的景象。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重庆近代工业兴起的特点及其原因。(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重庆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10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90年代末重庆飞速发展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特点:起步晚,但发展迅速。(2分)
原因:?、19世纪末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开重庆为通商口岸,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客观上使自然经济解体加快。(6分)
(2)特点:?、大量企业迁入,发展迅速,成为门类齐全的工业基地,(2分)
?、军工工业发展突出。(2分)
影响:?(直接影响)为抗战提供了大量物资,为抗战胜利创造了条件;(3分)
?(长远影响)保存了中国原有的工业基础,为以后重庆和西南地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分)
(3)原因:?、重庆成为直辖市,带来了发展机遇。
?、原有工业基础好,并进一步加强产业更新,大力发展生产力;
?、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加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外开放,大量吸引外资和技术;
④、全国经济发展的带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交流,推动自身经济发展;
⑤、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扶持;(6分),任答三点(6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一中信息可以看出来,辛亥革命后,重庆的工业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前期发展较为缓慢。19世纪后期重庆工业发展的原因可以从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得到初步的发展;20世纪初期,由于辛亥革命的推动和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的侵略,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2)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得到更快的发展,主要原因是抗战时期沿海工业的内迁和战争的军需产品的需求增大的刺激。重庆工业在抗战时期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可以从对当时的抗战和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3)90年代后期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政治方面,重庆划归为中央直辖,推动了重庆经济的发展;经济方面,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国家采取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都有力的带动了重庆地区的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