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8 12:33: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古代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写道:“中国或称赛里斯,在希腊古语里意思是丝。”你从此材料中获得的信息不包括
A.中国在世界上曾被称为丝国
B.古代中国盛产丝和丝织品
C.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远销欧洲     
D.普林尼曾经来过中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
A.《资政新篇》
B.《共同纲领》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的最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初期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孙中山颁布的的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点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空气空前活跃,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下面哪一方面是这种局面形成的客观条件(?)
A.诸侯割据局面的影响
B.封建制度已经确立
C.各国国君重视人才
D.教育日益普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结合具体基础知识可知诸侯割据局面客观上打破了思想上的束缚。故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顺治皇帝时自然灾害很多,“水旱累见,地震屡闻”、“冬雷春雪,陨石雨土”。他把这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罪于自己的“不德”,屡屡下诏罪己。这最有可能是受什么思想影响?
A.天人感应
B.仁政
C.性本善
D.存天理,灭人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某班同学在对孟子和荀子的思想进行比较时,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A.二人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相同
B.二人都推崇孔子“仁”的思想
C.二人对人性的理解高度一致
D.二人的主张都体现了民本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阶级利益来看,两者都是代表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利益,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从流派来看,两者都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民贵君轻”与荀子的“君舟民水”都是仁的思想和民本思想的体现,B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从人性来看,孟子主张人性善,而荀子主张人性恶,C项是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