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牛顿、爱因斯坦》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8 12:33: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詹天佑和李四光的共同点不包括
A.海外求学
B.参加同盟会
C.增强民族自尊心
D.注重实践的科学态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是对历史人物进行比较。詹天佑参加过同盟会,李四光没有参加过同盟会。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国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遨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
——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材料二?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论战正酣之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哪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7分)


参考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相对论的提出是科学领域的重大革命;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的传播。(8分)
(2)态度:普遍欢迎,引进宣传。评析: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的结果;提升中国的科学水平及民众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6分)态度: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评析: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弊端,一战的教训;有一定的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高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将西方文明、物质文明与科学等同起来,不利于新文化运动,助长保守思潮。(1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爱因斯坦学说在近代中国的遭遇。(1)注意概括材料信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持怀疑态度”“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联系爱因斯坦20世纪阐发相对论的贡献,引发了一场科学领域的思想革命进行回答即可。
(2)考察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从材料一中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材料二“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进行判断。联系时间“1917年到1923年”“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判断与新文化运动宣传“科学”的旗帜有关。从材料中的“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判断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判断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注意从合理性和局限性两方面辩证的予以回答。
【考点定位】必修二·工业革命的崛起·第二次工业革命
必修三·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运动
必修三·现代科学革命·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牛顿的研究方法被后人总结为
[?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理论研究法
D.“归纳——演绎”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拥有的破坏性武器使地球上不存在任何一块可以免于突然性的总毁灭的地方。逃脱这一命运的惟一希望在于通过超国家的方式来确保和平。必须创建一个能够通过司法仲裁解决国家间冲突的世界政府。这个政府必须建立在所有政府与国家都一致同意的含义明确的宪章基础上,并由该宪章赋予其对进攻性武器的惟一处置权。
――《迈向一个世界政府》节选自爱因斯坦致希伯莱大学的信(1946.3)
材料二?参加第二届联合国大会的五十五国政府的代表无疑会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最近两年之中――从取得对轴心国势力的胜利开始――在阻止战争方面,或是在就控制原子能以及在为重建遭受毁坏地区进行经济合作达成协议的方面,都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
联合国不应因这些而受到谴责。任何一个国际组织所具有的力量都不会比宪章赋予它的势力更强大,也不会比它的成员国对它所希望的更强大。事实上,只要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意识到联合国仅仅是达到最终目标――确立为保持和平而被赋予充分的立法权和行政权的超国家的权威――的过渡组织,联合国就是一个极其重要和有用的机构了。
――节选自爱因斯坦《致联合国大会的公开信》(1947)
请回答:(1)依据材料,概括爱因斯坦的对当时世界形势的认识及解决办法。(9分)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爱因斯坦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⑴形势:世界面临(破坏性)核武器的威胁;(3分) 当时的联合国不具备实现国际安全的军事力量与法律基础;(3分) 办法:在联合国框架基础上,建立一个世界政府。(或由联合国过渡到世界政府)(3分)
⑵是一位反战和平的倡导者;(3分)是一位敏锐的、持批评态度的观察者;关注时事并提出积极构想。(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中国现代化工业产品或者工程与李四光的研究成果有重大关联的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