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9-06-28 12:31: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中国一边反对美国帝国主义,一边反对苏联修正主义,外交形势严峻。导致该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两极格局的形成
B.社会制度的对立
C.意识形态的分歧
D.综合国力的消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对,两极格局的形成是在二战后初期;? B不对,中苏都为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社会制度的对立;D不对,综合国力的消长与此无关;C符合题意,此时中国也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点评:从新中国建立到70年代末,中国对外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两个拳头打人”,时间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指依靠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以及各国反动派。自新中国成立,世界头号强国,资本主义阵营的老大美国就对中国推行“孤立”和“遏制”政策,从而带动了一大批资本主义国家敌视中国。自50年中期起,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苏联对中国的大国沙文主义越来越明显,于是中苏的矛盾逐渐激化。因此,“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已不适于变化了的外交形势,所以中国面向独立的亚非拉国家推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2分)人格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请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格物致知,大学之端,始学之事也。一物格则一知至,其功有渐,积久贯通,然后胸中判然不疑所行,而意诚心正矣。”?
——《朱子文集》七十二
材料二?“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守仁:《王文成公书》卷二《答聂文蔚》
材料三?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二十四孝图之戏彩娱亲》
材料四?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轻刑薄赋,奴隶之幸福也。称颂功德,奴隶之文章也。拜爵赐第,奴隶之光荣也。丰碑高墓,奴隶之纪念物也。
——陈独秀《警告青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朱熹关于修养成圣的主要途径。(2分)
(2)阅读材料二,指出王阳明所谓“良知”的实质是什么?(2分)该“良知”在形成上与朱熹有什么不同之处?(2分)
(3)阅读材料三,对于材料中所说的“孝”应当如何正确认识?(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陈独秀认为青年应当怎样才能破除旧道德,真正实现人的解放?(2分)他为什么要大力抨击旧道德?(2分)


参考答案:(12分)(1)途径:格物致知,意诚心正。(2分)
(2)实质:封建纲常伦理道德思想。(2分)
不同:朱熹强调要通过学习,或者说通过格物致知,
王阳明主张这一“良知”是天生的、人人具备的、不教自能的。(2分)
(3)进步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分)
局限性:实质是封建等级制度。(1分)
(4)途径:用理性和科学的眼光去衡量一切,提倡民主科学。(2分)
原因:袁世凯以尊孔复古来抵制共和,以封建伦理纲常来维护专制统治。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中国初期,人民政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措施有
①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 确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③ 实行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④ 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 ② ③
B.② ④
C.① ② ④
D.① ② ③ 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是中国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依赖极大地促进了随后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并有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对面临着岛内劳动力短缺的台湾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力。
材料二?香港中评社2009年1月17日发表文章指出:可以预料,奥巴马执政之初,将主要延续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对台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以保持台湾局势的相对和平为直接目标,以反对两岸“单方面改变台湾现状”为措施,实现维护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
材料三? 2009年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20周年。总长169.5公里的柏林墙。建于1961年8月13日,15道防线隔离着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二战以来德国分裂、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89年是二战以来世界局势最动荡的一年,形势的迅速发展令人目不暇接。但直到1989年1月19日,东德领导人昂纳克仍坚持“柏林墙还能存在50年,甚至100年”。谁也不知道,丧钟即将为柏林墙敲响。同年11月9日,柏林墙在东、西德人民的欢呼声中倒塌。11个月后,德国实现了统一,德国历史上痛苦的一章宣告结束。——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现阶段的对台政策及其主要依据。(2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柏林墙建立及其倒塌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促进国家统一的因素有哪些?(2分)


参考答案:(1)两岸关系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两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发展优势可以互补;台湾与美国经济联系的逐渐减弱。(3分,答出三点即可)
(2)政策:维持现状(或不独不统)(1分);依据: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2分)
(3)建立的原因:“冷战”和德国分裂。(2分)
倒塌的原因:世界局势的动荡(或东欧剧变);人民渴望统一(或民心所向)。(2分)
(4)经济联系加强,民族认同感;受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大势所趋,民心所向。(2分,答出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第(1)(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归纳能力。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材料时要注意关键词“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和冷战”、“二战以来世界局势最动荡”、“东西德人民的欢呼声”。在回答第(4)题是需要把材料一和材料三综合考虑。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有经济联系的加强、亲情因素,德国统一的因素有国际形势和民心所向。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解读和运用材料解决问题,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他(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参赞乔治·凯南)早在1946年初就写道:“想和俄国人共同统治德国,只能是痴心妄想。同样痴心妄想的,是认为俄国人会和我们一起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礼貌地撤出,然后在这个真空中产生一个健康又和平,稳定又友善的德国出来。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在我们的德国部分建立一种独立的形式,让它具备足够的满足,足够的安全和足够的优势,不受制于来自东方的威胁……宁肯要一个分裂的德国,至少让其西部成为对付极权主义势力的缓冲器,也不要一个势力范围直达北海的统一的德国。”
材料二?苏联对美国的评价是,美国企图把德国和欧洲拉进资本主义阵营,成为它的卫星国。在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中形成的“不自然的联盟”业已烟消云散,东西方的冲突从此开始。……作为对立物,斯大林创立了“两大阵营理论”:一方面是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朝着一个公平社会的和平发展和它的壮大,旨在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1)阅读下列引自《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的材料,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具体影响。根据材料二说明苏联采取与美国对峙政策的主要原因。你认为哪一则材料的可信度更高?说明你的理由。(4分)
(2)?列图表材料,图一反映的历史现象产生了哪些重大后果?归纳图二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结合图一、图二说明这两类图表材料在历史学习中的共同作用。3分

图一:历届联大在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中支持中国的票数变化示意图

(3)读下列图片材料,分别简述图三和图四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作为历史材料,图三类型的材料与图四在历史研究中有哪些不同?(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线索,并指出其中最具客观性的三种材料类型。(4分)


参考答案:(1)影响:推行冷战政策。(1分)原因:制止美国的侵略政策。(1分)材料一的可信度更高,因为它是第一手材料。(2分)
(2)后果: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冲击了两极格局。(1分)现象: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组织活动。(1分)作用:具有形象性和客观性(类似表述均可)。(1分)
(3)图三:德国统一,两极格局逐渐解体。(1分)图四:当今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是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和中国成为当今主要国际力量。(1分)不同:图三属于实物型材料,历史信息更丰富,且更具形象性和客观性。图四是经过后人整理的材料,属于文字类型的图示材料。(2分)
(4)线索:两极格局的建立到解体;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到加强。(2分)类型:遗址、原始照片或影视材料、原始材料等。(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