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古代史》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8 12:05: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本杰明·基恩)此话的真实意思是
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B.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
C.美洲的发现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
D.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考察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的影响。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势力的衰落,“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正是对这一作用的反映。故选C。A项错误, 材料并非主要说明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B项错误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只是说了一个方面,没有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D项本身正确,但是曲解了材料的中心意思。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对欧洲、对美洲、对非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世界来说,世界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是世界全球一体化的开端,对欧洲来说,带来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美洲来说则给美洲印第安文明带来灭顶之灾,贩奴运动也兴起来了。这一切都推动了世界向近代的方向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历史学家徐中约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这里所说的“更为可取的方面”主要是指
A.涉外机构
B.军队建设
C.政治制度
D.文化教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缺陷。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这场运动学习的是“表面的近代化”的改革,而没有学习“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说明这场运动存在实质上缺陷,即洋务运动只学习了西方近代工业技术,而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所以失败,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运动。
点评:解答本题要阅读题干材料,迁移洋务运动的实质目的及快了生进行分析思考。洋务运动是在不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希望中国富强。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我国古代丞相这一官职从设立到最后被废除的演变历程,体现了
A.国家统一的需要
B.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D.政令统一的需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独立战争时美国共和派所创造的美国民主政治带有一种可贵的特色那就是“原则民主”(确定民主政治的原则)与“程序民主”(规定实行民主的方法)并重,美国实现“程序民主”主要是通过
A.《独立宣言》
B.《1787年宪法》
C.《邦联条例》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B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奠定了美国各项政治制度的基础;C《邦联条例》规定美国实行邦联制;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美国自1863年起废除南方各州的奴隶制。美国实现“程序民主”主要是通过1787年宪法,故选B。
考点:美国1787年宪法。
点评:1775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1787年宪法的颁布,使美国确立起联邦共和制的国家政体,体现了制约平衡、三权分立的原则,开创了西方共和政体的先例。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老师发现小明考试作弊,想找他谈心,这时候老师可以引用孔子的主张是
A.“因材施教”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温故而知新”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针对学生作弊,老师的教育内容应为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A是指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C是指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能够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D是指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都与题意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