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8 11:45: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是发生在1958年的中国的普遍现象,对这一现象认识错误的是(? )


A.反映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B.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C.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
D.直接导致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农作物成熟的有(?)
A.谷雨、小满
B.惊蛰、谷雨
C.白露、霜降
D.小满、芒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环境能源问题从资本主义早期就开始积累,到20世纪50年代,弊端逐渐显示出来,成为人类所面临的一个公害。从煤烟污染、工业“三废”污染、石油、化工、毒气污染,到农药污染、核污染和噪声污染,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严重的生态危机已经使人们觉醒,“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正日益成为人类的共识。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10月20日)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人类生存环境遭受极大破坏的原因。(2分)建立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认识的基础上,人类的发展观逐渐发生了什么变化?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政府是怎样“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改革的?其改革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的?(2分)


参考答案:
(1)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没有注重保护环境。(2分)由单纯注重经济的发展到注重可持续发展。(3分)
(2)先农村后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进而明确提出经济体制经济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体现:坚持从具体的国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2分)


本题解析:
第一问主要考查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受到破坏;第二问抓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府对农村城市进行的改革措施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哪位思想家对自己一生的概括?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出自《论语为政篇二》,《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故选A。BC项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D项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均与材料不符。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孔子的思想包括政治思想:仁和礼,主张德政;哲学上敬鬼神而远之;教育思想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直接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的法律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对法律文本的认知情况,每一部法律其制定目的与保障的主体都有明确规定。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