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1:42:32
1、判断题 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说明孔子提倡 ( )
A.要体贴他人
B.应贵践有序
C.行政为本
D.人际关系要和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孔子的话的意思是君要有君的样子,臣要有臣的样子,父要有父的样子,子要有子的样子,各尊其位,不能僭越,体现了孔子的等级思想。故选B。AC项材料未体现;D项说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但是材料体现的是人际关系的等级差别。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的理解孔子主张的等级思想。孔子的其它思想如仁和礼、德政、教育思想等都需要掌握。此外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如春秋时期确立,战国时期发展,汉朝确立了文化领域里的统治地位,宋明之际发展到理学阶段,明清出现了批判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我国隋唐时就已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建国后一度销声匿迹。但在1962年到1965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
C.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已基本完成
D.农村中的“左”倾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题时要注意材料内容反映的时间,利用这个时间信息即可排除AB两项,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后,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8年。C项内容是在1960年至1962间,所以排除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83~1989年,世界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4%,世界经济的年度增长率为7.8%,同期外国直接投资的年增长率为28.9%。材料表明
A.世界金融的一体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B.地区贫富差距阻碍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
C.资本运行的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D.贸易的自由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方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中提供的数字可以看到国外直接投资年增长数额最大,这是国际金融发展的结果,它也对世界经济增长及出口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而结合时间及材料所述三个数字看,这都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故选择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46年,美国前总统胡佛宣称:“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
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
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美国外交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欧共体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美国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结合
时间是70年代,应该是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A项美国的政策没有发生根
本变化。B项古巴导弹危机爆发是1962年。C项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对一个在强邻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她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争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重大的问题。?
一一张伯伦1939年11月在下院的演说
材料二?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道路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一一丘吉尔1940年5月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请回答
①张伯伦、丘吉尔分别是在什么背景下发表这些言论的?二人的言论目的是否一致?为什么?
②张伯伦、丘吉尔在对待侵略问题上各自的态度是什么?为什么有这种分别?
③在张伯伦眼里,小国的利益与英国的利益存在什么关系?就这一思想,简要评价丘吉尔的抵抗政策。
参考答案:①张伯伦:是在德国提出对捷克的领土要求,慕尼黑会议满足了德国的侵略野心的情况。丘吉尔:是在德国重创了英法军队,打击目标直接对准英法的情况下。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英国的利益。
②张伯伦:纵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因为当时英国没有直接受到法西斯的进攻,同时企图推动德国去进攻苏联。丘吉尔:坚决抵抗侵略,因为德国在灭亡波兰后,没有去进攻苏联,而是进军西、北欧,把矛头对准了英法。
③只要不牺牲英国利益,不使英国卷入战争,就可以牺牲小国利益来保证自己的利益;丘吉尔的抵抗侵略只是在牺牲小国利益还不能保住自己利益的情况下被迫与德国相抗衡。
本题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提供的时间,结合不同时期英国的处境去寻找二人言论不同的原因,再结合其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加以评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