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6-28 11:39: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中日纱厂纺制20支纱的每包成本比较表(1933年):

成?本
中国(元)
日本(元)
中国超过日本(元)
超过的%
工?资
动?力
机械修配
营?缮
消耗品
包?装
薪?金
职工保护费
运?输
营?业
捐税及利息
保?险
制造及营业杂费
10.50
5.50
1.80
0.40
1.70
1.50
1.20
0.20
0.20
2.50
15.00
0.20
3.00
5.80
4.80
0.60
0.40
0.50
1.20
0.60
0.50
0.20
2.00
2.70
0.10
1.00
4.70
0.70
1.20

1.20
0.30
0.60
-0.30

0.50
12.30
0.10
2.00
81
15
200

240
25
100
-60

25
446
100
200
总成本
43.70
20.40
23.30
114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
(1)归纳中国纱厂成本显著高于日本的主要因素(不得照抄原文)。(3分)
(2)1933年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环境。(3分)
(3)据表中信息,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谈谈如何提高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竞争力?(5分)


参考答案:
(1)捐税沉重,贷款利息高;生产耗费大;机械修配支出大;制造及销售杂费高;工资成本高。(3分)
(2)有利:国家基本统一;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世界性经济危机客观上有利于引进资金和设备;实业救国思潮、反帝爱国运动推动等。(3分)
(3)国家: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实现民族独立;减轻赋税,制订利于企业发展政策方针。(2分)
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工人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先进技术。(3分)


本题解析:(1)从表格可直接归纳。(2)抓住时间1933年,结合此时中国(国民政府前期)政治经济状况即可。(3)是开放性题目,根据表格中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因素提出对策即可。
点评: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是,各个阶段有所不同,高考注重考查区分不同阶段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2)本考点的非选择题多属于综合性试题,从纵向上看,要求认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初步发展、黄金时期等阶段特征;从横向上看,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的民主革命形势、社会进步思想、社会生活的变迁联系起来,考查经济与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活的联系。(3)不少高考试题区域色彩深厚,地方上著名的民族企业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国家中,君主处于统而不治地位的是?
A.美国
B.法国
C.德意志
D.英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D项符合题意;A、B都实行共和制,没有世袭的君主;德意志的君主(皇帝)拥有实权,故A、B、C均可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重大倒退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
B.高度集权的革命委员会成立
C.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遭到摧残
D.国家主席刘少奇惨遭人身迫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在促进三国经济共同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以超级大国的身份操纵组织
B.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三国在关税同盟上存在分歧
D.三国科技水平的差异导致矛盾重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运用哲学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回答“根本原因”。A、C两项应该排除,从实际情况看,三国科技水平确有差异,但这仅是B项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所以相对于D项来讲,B项更能全面反映根本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西方列强的人侵
B.清政府支持发展工商业
C.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
D.康有为、孙中山的个人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是临时政府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B与此无关排除。A外因,D个人作用是原因之一,但不能成主因。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