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1:36:18
1、判断题 司汤达说:“历史学家的第一先决条件就是没有发明能力。”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
A.在进行历史研究时所作的推论应是对历史的发现而非发明
B.在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C.研究的历史素材都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D.研究历史不可借助假设推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发明是“无中生有”,发现则是从不知到知,认识对象客观上早已存在。历史研究就是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无中生有。司汤达强调的是历史学家要实事求是,历史研究不能脱离历史材料,按照主观意志随意去发明、创造、捏造。基于历史发现,历史学家可以有自己的不同观点、见解,故B错误。题干涉及的是历史学家的第一条件,而C项强调的则是历史素材,与题干不符。历史研究可以借助假设推论,这是研究历史的方法之一,不过史料需要辨真伪,因此D错误。故选A项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做材料型选择题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注意材料阅读,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题的基础,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二是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同学们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三是要对材料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来源及作者分析其对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态度,这样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
本题 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所反映出的社会背景是(?)
A.社会的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的趋同现象
C.奴隶制开始崩溃
D.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表现为在政治上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周王室的控制力越来越弱;在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士的阶层崛起,代表不同的阶层利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故选A。根据以上分析,BCD均错误。
点评: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决定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为各家提出自己的主张,发挥自己的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各家的思想和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史学家陈寅恪称:“华夏文明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反映宋代思想文化繁荣的是(?)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②理学的形成
③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④书法艺术个性化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注意知识的整合,①②③④分别是宋代文化在科技、思想、绘画和书法上的表现,因此选D。
点评: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侨批是出国谋生的潮州人寄回家乡赡养亲属和禀报平安的一种“银、信合封”的特殊信件和民间寄汇,是潮汕历史上举世罕见的文化奇观,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一封侨批,寄自泰国,批封所交寄的款额高达国币2亿元,是一件极少见的巨额批款的侨批。结合所学知识判读,该侨批最有可能寄于( )
A.1935年
B.1938年
C.1945年
D.1948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和迁移运用能力。信息“批封所交寄的款额高达国币2亿元”反映了当时货币贬值、通货膨胀,联系所学可知与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滥发货币相关,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8分)社会风俗的变迁往往是历史变革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l)指出北魏孝文帝关于社会风俗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历史作用。(7分)
(2)20世纪20年代,中国沿海城市出现了一股婚姻自主的潮流,请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8分)
(3)建国初期,“着列宁装、讲俄语”成为时尚,请分析其出现的历史原因。(4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个性化、时尚化、快捷化,请分析这些趋势出现的原因(9分)。
参考答案:(1)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语,与汉族通婚等,(3分,任答三个要点),历史作用:有利于民族融合;配合了政治经济等其他方面的改革;推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4分,任答两点,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政治: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民主平等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2分)
经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分)
教育:女子逐渐接受新式教育。(2分)
(以上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答出四个要点,即可得 8 分)
(3)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苏联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援助;中国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等(4分)(任答两点)
(4)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受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国家科技的进步等。(任答三点可得9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