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世界文化遗产》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六)

时间:2019-06-28 11:23: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有万里长城,英国则有哈德良长城。但与中国长城相比,哈德良只能说是“短”城,而且今日所存,只是考古发掘出的小部分遗址。哈德良长城包括城墙、嘹望塔、里堡和城堡等,完整地代表了罗马帝国时代的戍边系统。哈德良长城的保护有几个显著特点:每5年制订一份统一的管理规划,不仅确定5年内要达成的中期目标,也确立了对未来30年保护管理工作的长期指导原则。设立了定期监测长城保护状况的机制,利用一切可行机会改善长城的保护工作。
——摘自新华网《世界遗产英国哈德良长城保护与发展双赢》
材料二 经过10年的长跑,2008年7月7日,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全票表决通过将福建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建土楼开始受到世人关注。……早在2006年,福建就出台了《福建省“福建土楼”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要求对不符合福建土楼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及其详细规划,妨害安全。污染环境或者有碍福建土楼文化遗产风貌的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限期清理、整改,并要求各地将遗产保护经费依法纳入财政预算。对那些在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相关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摘自人民网《市场报·福建土楼开发保护先行》
请回答:
(1)英国哈德良长城是属于哪一类世界遗产?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哈德良长城与中国万里长城相同的历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遗产的保护原则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两国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福建在2006年就出台的这项《管理办法》,有人不屑地说,“如果没有世界遗产,也不会想到要保护,一切不过是为‘申遗’做准备。”为了让这个“不屑的人”对我们未来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抱有信心,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请用“或许……毕竟世界遗产教会了我们……”的结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相同历史作用:军事防御作用
(2)保护原则:真实性、完整性。措施:注重管理规划;定期监测;制定法律法规(制定保护规划和细则);经费投入。
(3)“或许有出于这种现实的考虑,但毕竟世界遗产教会了我们要保护人类现存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而这种意识的不断增强正是保护法则得以贯彻和延续的关键,也是保护法则的精神要义所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材料 孔庙、孔林、孔府位于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合称“三孔”。孔庙是奉祀孔子的庙宇,现拥有各种建筑460余间;孔林又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共计有孔氏子孙墓十余万座,林内保存有自汉代以来的墓碑和谒陵题记石刻等共5000余通;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有各类楼房厅堂共400余间,府内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传世文物、历代服饰和用具等。
两千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大力推崇使得孔庙、孔林、孔府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它不仅是名闻天下、内涵丰富的文化类遗产,同时还拥有大量有价值的自然遗产。“三孔”的建筑布局、规划和装饰等方面反映出儒家思想的精髓,其内生长的17000余株古树名木是研究古代物侯、气侯和生态问题的宝贵素材。
——摘编自《世界遗产名录》等

(1)根据材料,说明“三孔”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三孔”对历史研究的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以孔子为中心,庙、墓、府合一;儒家文化的物化象征。
(2)为研究儒学及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社会生活、环境生态等问题提供了珍贵史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古埃及象形文字被遗忘的主要原因是
①文字艰涩难懂
②纸草来源枯竭
③法老不再提倡
④强势文化冲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距今5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现了象形文字。法老王时代结束,成为罗马属州之后,相对重视传统的埃及人仍然使用着古代文字,但是392年,罗马教皇狄奥多西一世发布敕令,关闭所有非基督教的神殿,禁止异教崇拜,所以对埃及的神殿施以破坏,因而长达3500年的埃及文明,还有象形文字也渐渐地被遗忘了。取而代之的是希腊文字与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结合——科普特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被遗忘的主要原因是①、④;②、③项不符合史实,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记者从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我省12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至此我省总共有2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5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此前经过公示的我省12个“非遗”项目全部正式入围该名录。在我省成功申报的12个项目中,有9个为新入选项目:琼中黎族民歌、黎族竹木器乐、琼剧、南海航道更路经(指南海航行的路线知识)、海南斋醮科仪音乐(原始宗教与佛道教的融会而形成海南独特的斋醮科仪)、海南椰雕、晒盐技艺、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黎族服饰。其余3个为扩展项目:崖州民歌、海南八音器乐、文昌公仔戏与三江公仔戏(即木偶戏)
——《海南日报》2008——06——16
(1)按照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标准,上述12个项目大致可以分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哪几类?请写明类别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审标准,任选其中一项,概述其入选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2)要求结合文化遗产的三项评审标准,具体项目具体分析。标准:①阐述申报项目的自身价值;②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保护该遗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③该遗产项目环境的协调和对不协调状况的克服程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A.明智的外交政策
B.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C.各国综合国力的上升
D.区域性政治经济的集团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