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1:19:11
1、选择题 下列对俄国1861年改革中“解放”农奴的法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农民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
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全部份地
C.农民为了“赎买”土地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D.农民仍然要受村社的束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解放”法令规定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半土地,而另外一半土地归地主所有,并且由地主决定保留哪些地块,故B说法不正确。根据1861年改革的情况,农民获得了法律上的自由,地主不能干涉农民的生活;农民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要赎买,从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同时,“解放”后的农奴也要受到村社的束缚。因此ACD均正确。
考点:1861年改革
点评:1861年改革是俄国走向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改革,但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次改革的根源还是在于工业文明的冲击,原来的落后的农奴制度不能适应形式的需要了。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9日)》
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弊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6分)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依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9分)
参考答案:(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2分)
结果:俄国战败。(1分)
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3分)
(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2分)
积极作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使农奴获得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4分)
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3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是说克里米亚战争是为了“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这一目标,结果“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批驳这一观点只需要将所学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和影响迁移过来即可,即目的是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结果是俄国战败;影响是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2)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应该是农奴制的危机,所以未解决它所采取的举措是推行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结合所学可以知道,这个改革是在资本主义受到农奴制严重束缚的背景下采取的,所以废除农奴制后,其积极影响是会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使农奴获得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但是由于改革并不彻底,所以还是会有局限,局限性表现在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土地政策上的相同点是
A.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土地制度
B.把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
C.消除了封建落后的因素
D.土地经营方式发生了本质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二者都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土地制度,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俄国1861 年农奴制改革,农民通过购买得到小块份地;而日本确立了新兴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排除A、B、C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俄国激进派代表人物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基本主张是
[? ]
A. 继续保留农奴制
B. 对农奴制进行平缓的改革
C. 主张让农奴向地主赎买份地
D. 主张无条件地给予农奴自由和土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英国加入对俄国作战并发表声明:“如果不在多瑙河挡住俄国人,我们将不得不在印度河阻挡他们。”结合史实对英国这段声明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俄国入侵土耳其,企图把势力扩张到地中海地区
②英国加入对俄作战,是为了帮助土耳其抵御俄国的侵略
③俄国入侵土耳其,严重威胁了英国在中东等地的殖民利益
④英俄在争夺土耳其问题上诉诸战争,是两国长期争霸矛盾激化的结果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