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七)

时间:2019-06-28 11:19:1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以上两幅图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在俄国和日本发生的重大事件是:(4分)
(2)对于俄国和日本发生的这两次重大事件,一般学者认为它们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2分)理由是什么?(4分)
(3)这两次事件后俄、日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有何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表示变法决心。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两个国家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二,光绪帝关于变法有哪些看法?(9分)


参考答案:(1)俄国侧重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度。(3分)中国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3分)
(2)中外务实的人要求变法;感觉到变法阻力不小;主张在保存传统的同时,向西方学习(9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
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
材料三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定国是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据材料一综述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8分)
(2)俄、日、中三国的改革在近代化道路上各自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及其局限性说明了近代化发展进程的什么特点?(7分)


参考答案:(1)基本态度:主张废除。(2分)原因:农民起义威胁沙皇的统治;(2分)农奴主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2分)农奴主和资产阶级自由派想通过改革保存自己的权利和土地。(2分)
(2)影响: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2分)明治维新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加快了日本的经济近代化;(2分)中国的戊戌变法尝试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未果,却传播了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分)特点: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和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1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及分析的能力,概括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农民革命的威胁……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可见俄国社会各阶层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都主张废除农奴制。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对本国近代化的重要影响。第二小问从中可以认识到世界各国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和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属于“二一九法令”局限性 表现的是
①农民仍然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②农民支付的份地赎金总额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
③改革后的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奴役
④农奴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二一九法令”局限性与进步性的辨析。改革后农民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属于进步性,其他三项都属于该法令的局限性。因此选D。
考点:“二一九法令”
点评:学习本专题要注意探讨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影响以及与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联系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 ]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