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6-28 11:13:3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作为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彻底废除于(?)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50年代初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①联合国? ②世界银行?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④关贸总协定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表为“文革”期间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这些数据表明?

?年份
? 1967
? 1968
? 1973
? 1975
比上年增长
?一9.6%
?一4.2%
? 9.2%
? 11.9%
?
A.“文革”时期工农业产值时落时起
B.“文革”对工农业生产的冲击是有限的
C.九一三事件后,经济迅速回升
D.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时经济迅速回升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表格中有两个时期经济迅速回升,这是由于周恩束、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的努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汉武帝时期,设立太学。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①初期规模非常有限,却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方向
②设立六经博士,教授诸子之学,并参与政务
③“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
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人才的官立学校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②不对,设立六经博士,教授的是儒家经典,而不是诸子之学。国家培养人才的官立学校早在奴隶社会就已经出现,那时候就是“学在官府”,而汉武帝设立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④不对。根据所学,①③符合史实,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学生要注意各个选项表述的细节问题,如④中的“国家培养人才”和“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就存在意义上的不同。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主党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此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们的政治立场和主张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试结合当时政治形势的发展对这一过程加以叙述。


参考答案: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建国,民盟代表和其他民主人士参加了政治协商会议。
国民党破坏政协会议决议,先后制造“校场口血案”、“下关惨案”和“李闻血案”,并非法召开“制宪国大”。民盟等民主党派拒绝参加伪国大,反对其通过的伪宪法。
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于1947年强令解散民盟。次年初民盟在香港重建总部,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决裂,与共产党合作。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民主党派熟悉到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接受并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其领导人陆续到达解放区,并于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和有历史阐释能力。回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时间范围是从抗战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然后,以民主党派参加重庆政协,拒绝参加伪国大,同蒋介石集团决裂和参加新政协会为环节,结合当时政治、军事形势,理清民主党派政治立场和主张的演变过程。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