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1:11:31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24分)
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美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有一定的自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高度集权的弊端。
美国联邦政府 | ||
国会 | 总统 | 最高法院 |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 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连任不超过两届。总统无权解散国会,国会可依法弹劾总统。 | 最高法院大法官共九名,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任职终身。 |
众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
2、判断题 对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作出贡献最大重要历史人物是?
?
?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3、判断题 “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文中现象最有可能发生于何时何地(?)
A.清朝末年的北京
B.清朝末年的上海
C.民国初年的北京
D.民国初年的上海
4、判断题 下图老照片反映了近代中国通讯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下列有关近代中国通讯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人首先在中国建立电报机房
B.百姓普遍使用有线、无线电报
C.外国人最早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D.民国时期电话拥有量居世界首位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古文尚书》。)“民为君之本。”
——《谷梁传》
材料二?“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
——(《荀子》
“民乏财用,不亡何待?”?
——《国语》
材料三?“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
材料四 (执政者须)“言必信,行必果。”?
——《荀子》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
材料五?顾炎武推崇议论朝政的风气,要求以强大的社会舆论来监督制约当权者,以“众治”代替“独治”。黄宗羲进一步提出用“天下之法”取代“桎梏天下人之手足的”的“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
——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思想理念?根据材料二、三、四简述该理念的内容。这一理念有何现实意义? (9分)
(2)上述理念在明清时期被进步思想家继承并发展,试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并作简要评价。(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