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1:10:28
1、判断题 下图是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太阳神塔,它象征着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有关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战后社会改革,彻底消除法西斯主义
B.国民经济军事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得益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D.20世纪60年代初,成为资本主义二号经济大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子不语》是清朝中叶著名文学家袁枚撰写的一部笔记小品。“子不语”也就是孔子不愿意谈的东西。由此判断该书涉及的内容可能是
A.教育
B.鬼神
C.政治
D.人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实际是要求选择孔子学说不曾接触,或者孔子对其敬而远之的东西,联系所学,孔子在古代中国大教育家,不可能不谈教育,排除A。政治上主张“仁”,排除C。孔子也相当重视人事,排除D。实际上,孔子对鬼神是持敬而远之的态度,所以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实际是考查学生对孔子主要主张的掌握和理解,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其关键是
A.中苏关系正常化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C.中美关系趋于缓和
D.美国侵越战争失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的重大的突破和转机。20世纪 70年代,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1971年,第 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席位。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协定。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读图,中美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D.中国加速融人经济全球化浪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图表可以看出,从2001年起,中美贸易额快速增加。联系史实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导致中美贸易迅速发展。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今日政治之进化,其动力全在十八世纪之末,而以诸大家发明学理之功最高焉。英之陆克(今译洛克)、法之孟德斯鸠、卢梭其最著也。同人就日本人所谓书中三先生学说重译、编辑,以成是编,聊为吾中国政治进化之前驱云耳。
——摘自《清议报》(1901年)
材料二?卢梭学说,于百年前政界变动最有力者也,而伯伦知理(欧洲政治思想家)学说,则卢梭学说之反对也。二者孰切真理?曰:卢氏之言,药也;伯氏之言,粟也。痼疾既深,固非恃粟之所得瘳(病愈)。然药能已(治愈)病,亦能生病,且使药证相反,则旧病未得豁,而新病且滋生,故用药不可不慎也。
——摘自梁启超《新民丛报》(1903年)
(1)材料一中“学理”指什么?指出“同人”对卢梭等人思想的看法。(6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实际,如何理解梁启超“用药不可不慎”的观点?(10分)
参考答案:(1)启蒙思想;指引当时中国政治变革。
(2)梁启超认为,治病要对症下药,一种新思想的引进要切合国情;共和制不适合当时国情;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才是出路。但梁启超的君主立宪思想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本题解析:第(1)问“学理”的回答可依据材料一中“动力全在十八世纪之末”这句话得出启蒙运动的答案。“看法”的回答依据材料中“为吾中国政治进化之前驱云耳”推出启蒙思想起到了指引政治变革的作用。第(2)问考查学生对观点的理解,考生可从国情的角度,结合19世纪末国人学习西方的内容来思考回答。
【考点定位】启蒙思想和戊戌变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