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孙中山》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8 11:10: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请完成:
(1)三民主义为什么会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应运而生?
(2)三民主义提出后产生了哪些重大的社会影响?
(3)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中国民主革命为什么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


参考答案:(1)客观原因:20世纪初期的中国,一方面旧的救国方案先后失败;另一方面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不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就不能维护民族独立,革命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这就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主观原因:孙中山先生走上革命道路以后,进行了一系列革命实践,研究了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理论。这就为其创立三民主义提供了条件。
(2)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资产阶级领导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最终取得了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先天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这就使三民主义的本身具有重大的缺陷,这就决定了三民主义指导下的中国民主革命不可能取得彻底的胜利。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三民主义的认识和把握程度。回答第(1)问,要结合中国20世纪初的社会客观现实,也要结合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实践活动。回答第(2)问,要高度概括,不要面面俱到。回答第(3)问,要结合资产阶级的特性进行思考。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实现了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伟大飞跃。促使孙中山先生民主思想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
D.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孙中山思想转变的根本原因。其中B、D两项是外因,可排除。A项这时并未发生变化。只有C项符合要求,且又是内因。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状况,他其后的努力有
①实现国共合作②领导北伐战争③提出“新三民主义”④颁布《临时约法》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与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相比,第二次运动走向低潮的原因是( ? )


A.群众运动突破了非暴力界限
B.运动达到预期目的
C.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掌握领导权
D.英国殖民者改变统治策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孙中山说:“所以我们在中国革命决定采用民权制度,一则为顺应世界的潮流,二则为缩短国内战争。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有大志向的人,多是想做皇帝,……我们宣传革命主义,不但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我们要把这种做皇帝的思想完全铲除,一概肃清。”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 )


A.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
B.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
C.表达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D.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