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0:56:51
1、选择题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新中国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里的“过渡”指的是()
A.资本家由剥削者到劳动者的过渡
B.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
C.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
D.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列宁认为,既然我们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我们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生产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中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即允许在一定范围上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这正是新经济政策的核心,BCD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一条鞭法和摊丁人亩是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对于他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属于我国赋役史上的重大改革?②都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③都加强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④都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一条鞭法和摊丁人亩历史史实的能力,以及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一条鞭法是将田赋等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到田亩上,摊丁人亩就是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地丁银。所以都属于我国赋役史上的重大改革,同时按土地收税,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同时用银两收税,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此题也可用排除法,③不符合史实,一条鞭法和摊丁人亩都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了,包涵③错误,正确的答案也只有D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而中国则“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西方选择了海洋,指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通过海上路线,疯狂对外殖民扩张。中国选择了陆地,则指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严格限制外国人来华,严格限制中国人出海。故选C。ABD项明显错误,均是对材料的断章取义的理解。
考点:闭关锁国政策
点评:为了防止外国列强的骚扰,明清以来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目的是为了防止海外势力的骚扰。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但是也使中国逐渐的脱离了世界发展的大势,造成中国近代发展的缓慢,被动挨打局面的出现。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假如你生活在明朝中后期,做生意赚了很多钱,之后你会首先考虑把这钱用来
A.广置田地
B.放高利贷
C.兴办手工作坊
D.娶妻纳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受传统观念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地主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严重影响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故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点评:“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项经济政策,对于保护农业生产的发展、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以及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都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封建社会后期,“抑商”政策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