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0:40:15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1965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表单位:吨
项目 | 粮食 | 棉花 | 钢 | 煤 | 原油 |
1949 | 1.1亿 | 44.4万 | 15.8万 | 0.32亿 | ? |
1952 | 1.63亿 | 130.4万 | 13.5万 | 6649万 | 44万 |
1956 | 1.92亿 | 144.5万 | 447万 | 11000万 | 116万 |
1965 | 1.94亿 | 209.8万 | 881万 | 23200万 | 1131万 |
项目 | 粮食 | 棉花 | 钢 | 煤 | 原油 |
产量 | 4.4亿 | 452万 | 8000万 | 110000万 | 14200万 |
居世界位次 | 1 | 1 | 3 | 1 | 5 |
比1949年增长 | 3.3倍 | 9倍 | 505倍 | 34.3倍 | 1183倍 |
参考答案:(1)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发展相对缓慢。(2分)原因: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起点低,增长相对迅速;“一五”计划以来,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中国农业基础薄弱,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差;国家对农业投入相对较少;“左”倾错误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村生产力。(5分)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和农业发展迅速,主要工农业产品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2分)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1分)
本题解析:(1)不同:可从图表所提供的数据分析看:工业钢、煤、原油增长速度明显比农业粮食、棉花快;原因:可联系新中国在50、60年代分别在农业和工业上遇到的问题和所采取的措施。
(2)可联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改革措施及其结果。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七国之乱”、“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发生的相同原因是
A.中央政府统治腐朽
B.地方势力膨胀的结果
C.皇帝荒废朝政的结果
D.朝廷兵力空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以国家法令的形式规定:“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开始于?(?)
A.戊戌变法
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军阀政府
D.新中国成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这是南京临时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法令措施。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是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示意图,其演化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②③
D.②③④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①是秦朝时期④是唐朝时期②是元朝时期③是明朝时期,所以正确的是C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分析下表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长情况? (单位:百万美元)
?年代 | ?进口总值 | ?出口总值 |
? 1942 | ? 161.7 | ? 21.5 |
? 1943 | ? 169.2 | ? 8.2 |
? 1944 | ? 222.9 | ? 49,8 |
? 1945 | ? 719.1 | ? 224.2 |
? 1946 | ? 650.9 | ? 187.7 |
? 1947 | ?441.2 | ?227.8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