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06-28 10:33: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予外部世界的规律



2、判断题  毛泽东曾经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开展了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建设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3、判断题  1974年,前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段话反映了西欧国家
A.在国际关系中决心与美国绝裂
B.已经实现了经济政治一体化
C.开始放弃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
D.希望摆脱美国控制联合自强



4、判断题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是新中国落实
A.捍卫和平与主权的“一边倒”外交方针
B.“一边倒”和“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计



5、判断题  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进入历史性突破的事件(?)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九二共识
C.一国两制的提出
D.首次提出两岸实现“三通”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