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五)

时间:2019-06-28 10:28: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容否认也无法否认,历史作为一种认识的客体可以被人类认识,但认识的主体需要站在一种客观的立场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认识历史
B.研究历史应尊重史实,反映真实的历史
C.历史客观事实无法被后人主观认识
D.史学家研究的历史是其思想认识的产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材料已经强调了历史认识要“站在一种客观的立场上”,可以直接排除A;由“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容否认也无法否认”及客观立场等信息可知研究历史需要尊重史实,反映真实的历史,B符合题意;C、D的表述均与题意不合,故本题应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也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联系教材所学,王阳明特别强调“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题中“四民”(士农工商)各自尽心于本业,会达到正心诚意的“良知”的道德境界,所以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对材料主旨要准确理解,并联系教材所学解答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49年,毛泽东发表对时局的声明(?)
①揭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②提出了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
③直接导致蒋介石的下台退隐 ④主要是针对蒋介石的求和声明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针对蒋介石的求和声明,毛泽东发表对时局的声明,揭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提出了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蒋介石在国内外压力下,被迫下野。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8年12月15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大陆与台湾基本实现直接
“三通”。它表明(  )
A.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和平发展时期
B.海峡两岸统一市场形成
C.台湾当局接受“一国两制”方针
D.祖国统一的障碍彻底扫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选项B、C、D在表述上都存在错误。两岸基本实现“三通”,是两岸关系发展的
一个新的里程碑,是两岸进一步和平发展的重要表现。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那场冲突虽然最终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告结束,但它对各国政府和人民造成了普遍的震撼,引起了人们对核战争危险的极大关注。研究发现,当事国在冲突前后所作出的决定,都是由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考虑而误入歧途。“那场冲突”是指
A.古巴导弹危机
B.越南战争
C.朝鲜战争
D.柏林危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最终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告结束”“人们对核战争危险的极大关注”等关键信息可得出材料主要阐述的冲突指的是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而引发的古巴导弹危机,据此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