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无产阶级革命家》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八)

时间:2019-06-28 10:22: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的光明在哪里?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黑暗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是孙中山。
材料二?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材料三?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问富裕。?──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的主要救国理论和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 ?(3分)
(2)材料二中说毛泽东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创造的民主革命道路指什么?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什么?毛泽东思想在什么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请列举两篇毛泽东所撰写的构成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论著?(5分)
(3)概括材料四中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1分)
(4)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978年他在统一人们思想和理论探索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为什么说1992年的南方谈话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3分)


参考答案:(1) 救国思想“三民主义”。(1分)主要贡献:创建民国,维护共和,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2分)
(2) 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1分)中共“七大”。(1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 ( 2分,列举 2 篇即可 )
(3) 基本思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观点。(2分)
(4)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南方谈话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改革开放的方向。(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对中国近代以来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分别考查了各自的主要理论贡献及其主要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做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正当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节选)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19世纪中叶诞生的一门伟大科学。但和当代大学生真正探讨这一主题时,他们中有人就会流露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无知,甚至误解和偏见。
——摘自2011年6月《社会纵横》
(1)材料一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原理?试举两例加以说明。(6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有何认识?(10分)


参考答案:(1)发展的原理。(2分)举例:列宁主义(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4分)
(2)必然性:①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时代呼唤科学的革命理论;②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迫切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③科学研究的突破,特别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来源。(6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仍然是我们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武器。(4分)


本题解析:(1)第一问,有关材料一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原理问题,需要从材料的相关内容来归纳整理。材料中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揭示的主旨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原理,即是“势异则事异”的原理。举例说明的相关问题,可以依据我国的民主革命历程中的相关史实来分析,也可以依据俄国的革命史实来分析。
(2)第二问,有关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的问题,可以转化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原因来回答即可,要求回答根本原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问题可以从当今世界发展的史实来分析,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来归纳总结。要突出马克思主义对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对其攻击的还击作用,同时也要突出对马克思高度评价的原因。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据新华网报道,受金融危机影响,马克思著作《资本论》在德国重新畅销(见右图)。这一现象说明( ? )


A.资本主义制度已走到尽头
B.只有《资本论》可以拯救金融危机
C.马克思理论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D.社会主义制度呼之欲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工作室的椅子上与世长辞。恩格斯评价他时说:“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下列各项能够印证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①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②马克思创建了第一国际,促成了国际工人的联合
③马克思撰写了《资本论》 ④马克思指导了第二国际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以下成就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祖国取得的是:
A.马克思转变为唯物主义者
B.组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C.恩格斯实现了其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D.创刊最早的无产阶级红色报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是1846年在布鲁塞尔建立的,故不在他们的祖国德国,选B。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