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6-28 10:18: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蹩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这首诗所描写的社会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读材料,可知其反映的是剪辫子的事件,这些发生在辛亥革命时期。这个时期,是否剪辫子成了革命与不革命的重要标志,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南京国际航空烈士纪念馆宁波籍抗日英烈简表(部分)
A.社会上层青年为国家民族贡献抗日力量
B.美国支持和援助中国抗日
C.国民革命军将士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日
D.国民政府做了抗日国防准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三位抗日英烈的家庭背景,都出身社会上层或富裕家 庭,可以反映出抗战时期“社会上层青年为国家民族贡献抗日力量”;从三位抗日英烈参加培训,后驾机与日寇英勇作战可以反映出“国民政府做了抗日国防准备”“国民革命军将士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日”。B项符合史实,但在材料中不能得到反映。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的观念是
A.“为天子受命于天
B.天下受命于天子”
C.“民者
D.国之本也
E.国者
F.君之本也”
G.”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自己
H.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I.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观念,即否定了主权在君、君主专制的思想;B强调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国家是君主的根本,体现了民本思想,不合题意要求;C意为君主将天下的利益都归于自己,将天下的祸患都归于别人,旨在批评封建专制制度,不合题意要求;D不对,“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出自黄宗羲的言论,都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A体现了“主权在君”的思想,故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A.洋务运动
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中世纪时,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被轰出中世纪”指的是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B。
考点:鸦片战争
点评: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场侵略战争。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野蛮、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其战略上遭受到的第一次重大失败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淞沪会战的影响,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1937年7月底,日本占领平津后,妄图速战速决,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于是向华北、华东两个方向进攻,淞沪会战国民
政府粉碎了其战略企图,所以A项答案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