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8 10:14:3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表为某一时期北京市建设成就统计资料(单位:亿元)。从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项目
1949年
1957年
社会总产值
3.8
35.7
国民收入
1.9
14.3
工业总产值
1.7
19.1
农业总产值
2.1
5.0
社会商品零售额
2.8
17.1
①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②体现了一五计划的成就
③人民生活显著改善?④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该题为表格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与分析的能力。从表中看出1957年比1949年社会总产值有了显著增加,反映出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体现了一五计划的成就,故①②正确;同时国民收入也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故③正确,A项组合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提出“天行有常”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天行有常”是荀子的主张;ACD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如果一对父母在小孩子偷了东西的时候,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他们可能会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的糊涂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误并非本性造成的,而是环境不好,应该择善而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通过“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6——1966年,我国经济建设的特点是
①以工业化为目标②在探索中曲折前进?③以苏联为榜样④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潮流并成为秦始皇治国指导思想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战国时期封建社会逐渐形成,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潮流并被秦始皇采纳。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