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6-28 10:13: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秦始皇“焚书坑儒”,而汉武帝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地位的变化取决于
A.儒学思想的自我更新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C.思想大一统的趋势
D.手工业和商业的日益繁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专采法家思想,推行残暴统治最终导致秦末农民大起义和秦王朝的灭亡,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是指为了重新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所以儒学地位的变化是为了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答案选B,A C D三项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各种因素中,最为主要的是 (?)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各国所接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国家利益决定对外关系,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对比鸦片战争时期和中国现在的政治经济状况即可选出答案。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0分)
古希腊哲学家对欧洲和伊斯兰教的文化传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直到17世纪,绝大
多数的欧洲哲学家仍然把希腊人看作是思想的权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很受苏氏哲学的影响,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地
上,带到了家庭中和市场上,带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论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
材料二?困扰柏拉图的是他不能获得令其满意的知识来控制世界。……在寻找这一问题
答案的过程中,柏拉图形 成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不是一个唯一的世
界……实际上,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只是表象或者理念世界的不完全反应。……只
有那些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推理才干的哲学家才能知晓这个世界的秘密。
——《新全球史》
材料三?尽管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最后不再相信柏拉图的表象和理念的理论,
他认为这一理论对理解世界是不必要的。……他的著作表达了对世界全面而连贯的理解,
以至于他后来的学生,中世纪的基督教学者称其为“知识之父”。
——《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塞罗这一观点的理解。(2分)
(2)据材料二归纳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并指出“哲学家”在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4分)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概括亚里士多德对待柏拉图的态度,并分析他被称为“知识之
父”的理由。(4分)


参考答案:(10分)
(1)理解: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2分)
(2)理念论。(2分)地位: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由哲学家担任国家的统治者。(2
分)
(3)态度: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2分)理由:其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
的重要理论来源;他创立的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奉为权威;在生物学领域提出的方法曾受
推崇;物理学领域提出的观点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任答2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古希腊思想家核心观点的理解。
第一问:实际上考查的是对苏格拉底思想影响的理解:天上的是神,地上的就应该是人,因
此苏格拉底在思想上的杰出贡献是:使希腊哲学由对神的关注变为关注现实人生。
第二问:考查的是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理解:其核心观点是:理念论;哲学家的地位应该是
国家的统治者。
第三问:考查的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贡献:态度可以用岳麓版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中关于亚里
士多德的子目标题: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对于科学的贡献可以从逻辑学的三
段论;生物学领域提出的方法备受推崇;物理学领域提出的观点曾长期占统治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为了更多地吸引选民,打出了地方改革的旗帜。1835年9月,议会《市镇自治机关法》规定所有市镇自治机构的人员---市长、市府参事、市议会议员等均由投票选举选出。1848年议会通过《公众卫生法》,要求各地改善卫生条件,地方政府的卫生管理职能随之加强。1870年政府颁布《教育法》,原由教会和民间经管的教育事务移交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向民众提供的服务项目逐渐增多,据1966年的《莫德报告》,地方政府的工作多达3类60余种。1972年议会通过《地方政府令》,新设6个城市郡,每个城市郡都是以一两个较大城市为中心,形成专门的城市管理系统。英国议会为了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还于1974年通过地方政府法,建立起地方查弊制度。1985年议会通过新《地方政府令》,力求精简机构,完善地方民主。在日常管理中,地方政府十分注重发挥委员会的作用。地方委员会承担着地方政府的大部分工作,经常根据地方议会授权提出报告,采取行动,并可代表地方议会对各部门实行监督。
——阎照祥《英国近现代地方政府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地方政府改革的特点。(8分)
(2)英国地方政府改革为我国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提供了什么启示?(7分)


参考答案:
(1)特点:渐进改革;通过立法方式推进改革;地方政府职能不断加强;管理专业化、科学化;强化民主监督机制。(4点8分)
(2)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紧紧抓住职能转变;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以服务为主要导向;行政体制改革文件的制定过程公开透明(4点7分)


本题解析:
第(1)问,材料中可以看出英国地方政府改革持续的时间较长,这体现了渐进改革的特点;多次颁布的法律文件体现出对立法方式推进改革的推崇;在改革中,地方政府的卫生、教育等职能不断增强;地方查弊制度及地方 委员会的设置等体现了民主监督机制的强化。
第(2)问,分析英国地方政府改革为我国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启示,可借鉴第(1)问的特点回答。首先,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其次,要紧紧抓住职能转变;行政体制改革文件的制定过程公开透明,要注意立法手段的保障等。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14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中国的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1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超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正是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1)农民为什么放弃种植粮食转而种桑植茶?(6分)
(2)你如何看待上述变化?(8分)


参考答案:
(1)主要原因是丝、茶的大量出口,使丝茶畅销,种桑植茶有利可图。(6分)
(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经济开始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逐步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农民利用世界市场组织生产,使农产品的商品化提高,增加了收益。(8分,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1)结合所学史实和政治学常识可知“正是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是受利益的驱动,即丝、茶的大量出口,使丝茶畅销,种桑植茶获利远远超过粮食收入。(2)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中国近代的农业发展已经受到资本主义商品市场的巨大影响,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经济开始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逐步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