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1:56:09
1、判断题 下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错误的是
[? ]
A.是邓小平提出的
B.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
C.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D.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成功,它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应该是
[?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下列重大成就,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有
①核技术②空间技术③信息技术④运载火箭技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莱克韦尔德在《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中,就提出了“中国贫油论”。多少年来,国际上“权威”们的论断认为:“世界已知油田,大都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结构地层,因此,不可能储藏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石油。”
材料二 1954年,李四光应邀到石油管理总局作了题为“从大陆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的远景”的报告,明确提出:“可以这样考虑: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先从新华夏系的旁边摸起,同时在覆盖地区着手摸底,物探、钻探都已用上,看来是有意义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二的观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四光对我国石油探测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材料一认为中国没有石油;材料二认为中国能够探测到石油。
(2)李四光从运动的观点出发,探索地质现象的本质、地壳结构及构造规律,建立了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的石油探测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19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在其理论指导下,我国在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发现了大量油气田。
(3)在科学研究上,不要迷信“权威”,而应根据客观实际做出自己的判断。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是
[? ]
A.贾思勰
B.徐光启
C.钱学森
D.袁隆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