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06-26 11:49: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1929—1937年失业率变化图

材料二?

材料三?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路程。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时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标志着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
——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的失业率有何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原因。(4分)
(2)材料二是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各自修建的民生工程,请指出这两大工程修建时期两国的经济模式分别是什么?(2分)它们的修建有何共同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20世纪30年代国内外形势,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4分)



2、判断题  德意志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是
①歌德?②笛福?③席勒?④伏尔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判断题  “沪地百货阗集,中外贸易,唯凭通事(及买办)一言,顷刻之间,千金赤手可得”,此材料的反映了当时哪些新现象?
①上海成为通商口岸?②出现买办阶级?
③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④中外贸易状况有所改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孔子
材料二?仲舒复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至论天下之理……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
材料四?夫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4分),指出两种主张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一下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2分)。



5、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利用一次机遇, 使经济出现高速增长,这一“机遇”是指?
A.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B.发达国家建立高科技跨国公司
C.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
D.欧美国家大量输出资本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