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1:48:18
1、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遵循的原则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平等、团结、互助
C.和平共处
D.民族融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民主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是我党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如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一样,具有两重性。无数事实表明,现代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科技进步就像一把‘双面刃’,对人类的利弊得失共有之。”
——高惠珠:《科技革命与社会变迁》
结合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谈谈你如何认识其“双面刃”的作用。
参考答案:积极影响: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②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③政治上要求进一步民主化,使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利。④第一次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垄断,部分地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⑤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扩大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能力。
消极影响:①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当地的贫困与落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②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③如果无限制地发展工业,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枯竭。
总之,工业化和科技的发展,在带给我们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分配的不公。我们不可能停止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让人类服从自然。问题的本质是如何正确地利用资源。只有合理地开发利用,并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形成良性循环,人类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本题解析:此题是一道材料问答题,材料观点十分明确,解题关键是要求学生结合史实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而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需要学生在对基础知识准确掌握的前提下,进行高度概括,并且通过对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分别叙述,得出正确处理科技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认识。回答问题时根据题意确定答题格式。此题的答案格式,不必把三次科技革命分开一一叙述。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876年出版的《沪游杂记》中记载了一种交通工具,“前后两轮……骑坐其中,以两足踏蹬……两手握横木……如挑沙袋走索之状,不致倾跌,快若飞车”。请问这是
A.自行车
B.人力车
C.马车
D.汽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这种交通工具“前后两轮”,排除D。其动力来自于两族,排除C。人力车不能“骑坐其中”,排除B。从特征上看,该交通工具,应该是自行车,因此,选择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氏,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对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B.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神学
D.说明中国古代统治者开始关注民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学生史料解读能力。分析题干中主要是读懂《老子》《孝经》《左传》《易·贲卦·象辞》观点的意思,通读后可见材料共同的特点是都体现人的作用,即体现了人文精神。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13年12月10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追悼会上致辞说:“曼德拉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领袖之一,也是以身作则最伟大的老师之一。他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愿意为自由和平等、民主和正义而奉献一切。”曼德拉的精神最符合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价值追求?
A.苏格拉底
B.但丁
C.薄伽丘
D.马丁·路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但丁与薄伽丘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他们的思想中不包括正义的内容,并且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贡献并不包括“巨大的牺牲”,所以排除BC两项。马丁?路德是西欧宗教改革的第一位人物,他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束缚,但不包括民主和正义的内容,所以排除D项。苏格拉底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所以材料中的特点都与他相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