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二)

时间:2019-06-26 11:47: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材料一? 2009年7月11日,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逝世。季老热爱儒学,曾建议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将孔子抬出来”,因为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材料二?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一《朱子语类》
材料三?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以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材料四? 2009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的活动主题为“纪念先哲孔子,弘扬传统文化,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请回答:
(1)请指出材料一中季羡林先生说“将孔子抬出来”的主要依据。(2分)
(2)材料二中主要提到哪些“理”?根据材料二说明理学为何又被称为“新儒学”?(4分)
(3)材料三提出了哪些新观点?它们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4分)
(4)你认为每年举办孔子文化节的意义是什么?假设你是设计者之一,请你帮助设计几项活动。(3分)



2、判断题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同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主要是为了
A.改造现有的民主党派
B.取得民主党派对新生政权的支持
C.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毕加索与《和平鸽》(见下图)。

材料二 “有鉴于在未来的世界大战核子武器肯定会被运用,而这类武器肯定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我们号召世界各政府体会并公开宣布它们的目的不能发展成世界大战,而我们号召它们。因此在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争执应该用和平手段。”
——《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什么?材料二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一宣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7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8分)



4、判断题  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
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材料中,朱熹所说的是
A.心即理也
B.一概反对人的欲望
C.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
D.理是万物本原



5、判断题  结合所学,判断该材料所反映的年代是
二战后世界主要经济实体的国民生产总值(单位:10亿美元)

经济实体
美国
苏联
日本
欧共体
联邦德国
法国
意大利
英国
国民生产总值
2775
940
1067
2907
888
691
461
542
A.1945年? B.1951年? C.1980年? D.1993年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