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6 11:46: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02年以来外资流入中国放缓,但中国对外投资却快速增长。“资金和搭载在资金上很多的要素,开始真正的双向流动”。与上述现象的出现没有必然联系的是
A.经济建设取得成就
B.对外开放深入发展
C.国际金融体系建立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属于中等题。解题关键是要理解材料所体现的是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交流,中国出现了“引进来”“走出去”真正的双向流动。与ABD直接有关系的,而国际金融体系是在1944年建立的,二者没有必要的联系,所以排除C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是一张股票,发行这张股票有利于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片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这是1956年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而发行的股票,D项错误。三大改造的完成确立社会主义公用制的经济基础,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A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C项商品经济属于市场经济的范畴。故选B。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以图文材料考查经济体制的题目还可以这样设计: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变化

过去购物要凭票抢购

今日商品任挑选
两幅图分别反映了中国实行的怎样的经济体制?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开始于
A.农村
B.大中城市
C.经济特区
D.沿海开放城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土地改革
B.手工业合作化
C.“一五”计划
D.工商业改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时间和关键词“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浪潮,并迅速席卷全国。故选D。A项是在1950年;B项和材料中的资本主义等相关信息不符;C项是指的生产力的发展,材料主要说的是生产关系的改变。 
考点:三大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点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行赎买的政策,以公私合营的方式进行。三大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一五计划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都需要掌握,知道这一时期执行的是社会主义改造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并举的路线。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面为某一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表。“某一年”最有可能是
A.1948年
B.1957年
C.1962年
D.1977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表格中工业、农业均为增长态势,因此首先可排除A项1948年。联系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状况可知,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工农业均有所增长;三年经济困难后,1962年经济才开始恢复;1977年“文化大革命”虽结束,但国家还处于徘徊时期,工农业经济共同增长的可能性小。因此答案只有B项合适。
考点:一五计划的成就
点评:一五计划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计划,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了一五计划的主要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完成以后,工农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新中国工业化的开端。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三大改造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