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1:44:29
1、判断题 2007年9月19日,由所罗门群岛等极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台湾加入联合国”问题被第62届联大拒绝列入本届联大会议议程,这是自1993年以来,联大连续第15次明确拒绝所谓涉台提案。2008年3月22日,陈水扁当局处心积虑推动的所谓“入联公投”,被大多数台湾民众否决,“台独”分裂势力以“公投”之名行“台独”之实的阴险图谋遭致失败。上述材料表明
①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得到国际法的充分确认②违背了“九二共识”达成的一个中国的原则③说明“一国两制”两岸统一的构想已被台湾多数民众所接受④违背了台湾同胞与整个中华民族和平统一的愿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判断题 档案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人口每年增长都在千万以上。可是196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减少了1000万。影响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A.三大改造
B.中苏关系
C.文化大革命
D.“三面红旗”
3、判断题 欧共体成立后着手建立关税同盟,比、荷、卢和联邦德国生产率较高,产品成本低,出口竞争力强,因此对开放共同体内部市场非常积极,而法国和意大利由于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因此在其他方面得到补偿后才在关税问题上做出让步。上述材料说明
A.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不宜进行经济合作
B.权利让渡是实现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C.欧共体内部各国利益冲突激烈
D.60年代欧洲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条件尚不成熟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前的20多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国际贸易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材料二 美国的黄金储备在1945年相当于200.8亿美元,1949年为246亿美元,这是战后的最高数字。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外国持有美元的数额已经超过了美国已有的黄金储备。各国争先用手里的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捉襟见肘。1961年,美国不得不与西欧联手,成立“黄金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十国集团”(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加拿大、比利时、瑞典),共同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三 1973年底,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荡的“欧洲美元”高达1 000亿。为了稳定美元,尼克松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宣布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同时对进口商品加征10%的附加税,试图迫使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美元实行贬值,减少美国国际收支的逆差。于是,欧共体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汇率,内部实行固定汇率制,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这一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下表是我国1961年至1962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
A.新中国已经建成工业化国家
B.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
C.农业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调整后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趋于合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