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6 11:44: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近代史上“实业救国”之所以行不通,主要是因为
A.“实业救国”实质上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B.“实业”往往被反动政权所垄断
C.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D.科技水平严重落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即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也是资本主义道路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表述正确,但这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点评: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类选择题是高考历史中的常见题型,如何快速找到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根本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关系上入手;②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生产力入手;③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入手;④历史事件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总之,可以充分结合哲学原理中的原因分析方法来解析根本原因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健全机制体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兴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加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是党在农业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决策。从 1949 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总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社→土地包给个人自负盈亏
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建国后,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建国后的土地改革把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成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A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从1846年起,英国对华商品输出额开始下降,以后的10年间也没有太大的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
C.外国的商品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D.中国的商品物美价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的最大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人们往往不需要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就能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劳动人民深受多重压迫,生活窘迫,缺乏购买力。而A项只是英国为了扩大侵华战争所找的借口。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我国曾经全国范围内实行的票证,这些票证

①是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产物?
②反映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
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退出流通?
④表明当时物质生产和供应比较匮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的表述是正确的,票证是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②的表述不正确,造成票证一统天下局面,主要是由于生产不足,物质供应匮乏。③和④的表述符合中国的国情,票证的使用是由于我国物质匮乏造成的,而取消票证这是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请回答:
评价材料一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12分)


参考答案:观点:新中国在外交上联合发展中国家,反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2分)
此观点正确(2分)依据: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2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2分?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支持亚非国家反对殖民主义。2分?长期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分


本题解析:从材料“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等信息可以看出,中国注意团结发展中国家,反对西方的霸权。依据可以从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中进行分析。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以独立自主作为基本的外交方针,团结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展外交事业,在50年代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等,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开始发挥着积极地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