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两次鸦片战争》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九)

时间:2019-06-26 11:28: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两次大战对人类历史产生深刻影响,其相同方面是()
①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
②战争中爆发革命,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产生
③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并与共产主义运动相结合
④重新确立新的国际秩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因为战后中国
A.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社会矛盾发生变化
C.革命对象发生变化
D.思想领域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中国在1840年之前是封建社会;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列强到中国输出商品、掠夺原料,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开端最本质的象征。故选A。
考点:鸦片战争的影响
点评: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场侵略战争。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野蛮、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社会性质的变化。在政治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后,通过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在经济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社会矛盾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三、革命任务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危害有
① 损害身体,削弱军队战斗力?②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③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④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福建历史名人的奏稿文字入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抵抗派 的思想。本题命制较好体现地方史特色,这也是福建自主命题三年来的亮点之一。从关键句 “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可见林则徐清楚表明,中 国的财富,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为侵略者提供资金,这更是当务之急,因此④正确。①②两项从材料侧面反映了问题,也是属于鸦片带来的危害;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与材料中的,“何妨损上而益下”相违背,排除③;故选D项。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鸦片走私的危害。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王朝的在位皇帝是
A.道光
B.咸丰
C.光绪
D.嘉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教材内容,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咸丰皇帝仓皇逃往热河。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因为这两次鸦片战争
A.都由英国发动
B.以中国失败而结束
C.起因和性质相同
D.迫使清政府大量赔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