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五)

时间:2019-06-26 11:27: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清综合国力较历代王朝明显提高,甚至出现了著名的”康乾盛世”,为什么书本后面又说到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而产生深重危机呢?你如何理解盛世和落后这一矛盾


参考答案:<1>与以前历代比较,明清时期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高度发展,从而创造了中国古代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个新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因素萌芽的出现!但在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抑制下,资本主义萌芽只能缓慢发展,和西方工业的巨大飞跃相比,在处在农耕经济顶峰的康乾盛世,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便已大体定局,到英国19世纪初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后,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机.
<2>所谓的盛世,是相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整个历史进程而言,明清时期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而落后是相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而言来说,在世界各国进入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由于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抑制下,资本主义萌芽只能缓慢发展,而是处在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本题解析:与历代比较,明清时期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从而创造了中国古代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从这个意义来说明清是盛世;但是就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来看,由于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的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结果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中国近代出现危机.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古代希腊对人性的探索由“人是万物的尺度”,发展到“美德即知识”,体现了
A.进一步强调人的价值
B.赞美人的智慧与力量
C.判断是非善恶的依据发生了根本变化
D.由强调感性到强调理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智者运动与苏格拉底均强调人的价值,故排除A项;B项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C项中“根本变化”的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提出“美德即知识”,强调人类的理性。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850年,马克思看到一台电力机车模型后,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的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将取而代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充分证实了马克思预言的正确性
B.当时实际可用的发电机的问世是此预言的基础
C.电灯、电话、电影放影机的涌现印证了这一预言
D.电气技术比蒸汽技术将提供更为强大便捷而又廉价的动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时间可以看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的时间,马克思在预言电气时代的到来,历史证明是正确的,而不是预言的基础,这是生产力提高的结果,所以错误的是B,CD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受中世纪神学束缚最大的学科是?(?)
A.天文学
B.地理学
C.生物学
D.电磁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世纪教会颁布了许多禁令,导致17、18世纪的生物学家只能在不触犯教会禁令的情况下,对动植物的形态、生理以及分类做些具体的研究工作。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作为清王朝执掌重权的汉族封疆大吏,既是封建社会末期最后一尊精神偶像,也是近代思想文化的重要代表。曾氏服膺程朱理学,又全力研习经世之学,当大清帝国内忧外患时,是他创立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进而平定东南半壁江山,大清始有同治中兴;不仅如此,近代中国首艘兵轮,首批技术工人的诞生,首批中国学童远赴泰西深造等,均与曾国藩有关。他在同治元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购买外国船炮近以剿办发逆,远以巡哨重洋,实为长驾远驭第一要务”。(《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二一,第15页。)与列强交往中,深感到“海国环伺,隐患方长”,“愤西人揽制机之利,谋所以抵制之”。 后来李鸿章的军事上的变革,除了镇压农民起义的作用外,还在反抗外国侵略、巩固国防方面同样是起了重大作用的。天京陷落,曾国藩的“事功”也由此而达至峰顶。清廷不仅不加功封赏,对他是接二连三的严责。曾国藩只好主动裁剪湘军!因有他的湘军,之后分出来了淮军,接着又有了袁世凯的新军。总之在他身处“三千年之大变局”中, “卫道”与“创新”同在,张扬的“守道”和“救时”意识同在, “千古完人”与“汉奸屠夫民贼”同在,道德主义与功利主义同在。他的思想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时代,而他的行为却被同一时代所扼止。最后,他带着“名已裂矣,亦不复深问”的复杂心情,冥心孤往地走向历史为他安排好的结局。
(1)材料提到“李鸿章的军事上的变革,除了镇压农民起义的作用外,还在反抗外国侵略、巩固国防方面同样是起了重大作用的”请举一史实说明。(4分)
(2)曾国藩身上的“卫道”与“创新”各是什么?(4分)
(3)曾国藩在近代化历程中的个人作用有哪些?(7分)


参考答案:
(1)例如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冯子材在镇南关大败法军。(4分)
(2)“卫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维护封建体制。“创新”是创办洋务。(4分)
(3)从曾国藩办洋务的动机看,首要是御辱;从他办洋务所取得的成效看,曾国藩是真正将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主张付诸实践的重要人物之一。曾国藩的洋务运动思想,其中最令人称道的是学习西方而不受制于西方,为我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促进了我国科技和教育近代化;曾国藩办的洋务事业促进了我国军事的近代化。(7分)


本题解析:(1)材料提到的“李鸿章...还在反抗外国侵略、巩固国防方面同样是起了重大作用的”侧重于概述李鸿章反抗外国侵略、巩固国防方面的成就。结合史实,不难列举出有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冯子材在镇南关大败法军。
(2)根据材料“曾国藩...“卫道”与“创新”同在,张扬的“守道”和“救时”意识同在...他的思想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时代,而他的行为却被同一时代所扼止...”再根据所学,曾国藩身上的“卫道”实际上根据其阶级本质来分析,其“创新”主要从促进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说明。
(3)根据材料“曾国藩...也是近代思想文化的重要代表...近代中国首艘兵轮,首批技术工人的诞生,首批中国学童远赴泰西深造等,均与曾国藩有关...接着又有了袁世凯的新军...他的思想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时代...”,再结合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即可说明曾国藩在近代化历程中的个人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