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圣雄甘地》一书中写道:“为了追求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实现印度的解放事业,甘地拖着一双布满伤痕的脚走遍印度各地遥远的偏僻地区,访问成千上万个……村庄,生活在肮脏不堪的麻风病人和穷不堪言的贫民窟中间……身陷阴森可怖的监牢中。”下列各项,属于甘地的经历的有( ? )
①冒着生命危险调解教派争端 ?②深入社会,唤醒民众
③创建武装革命根据地 ?④为了民族解放多次被捕入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判断题 孙中山被尊称为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主要基于他
A.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一系列斗争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3、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严复与梁启超都是近代中国具有极大影响的宣传家,在维新变法时期,由梁启超担任主笔的《时务报》与严复创办的《国闻报》南北呼应,作为同业,他们二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着政治上的一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等人仍然坚持君主立宪,走改良主义道路,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极为恐惧。辛亥革命爆发后,梁启超认为中国需要循序渐进,而袁世凯当初的民国是比较符合梁启超理想的。所以民国初年他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但后来袁世凯复辟帝制扼杀了梁启超的政治理想,梁启超于是转向倒袁。而严复在戊戌政变后继续固守自己的立宪主张,甚至在二十世纪初参加了为袁世凯复辟做鼓吹工作的“筹安会”。……在袁世凯帝制复辟发生之前,严复对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贡献,基本上持肯定态度。他曾致信梁启超说:“连日晤谈甚欢,引为平生快事。近年来,国家多故,朝野不宁,然治之之道,确如老弟所言,必先安内固本,尔后方克对外。”经过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等一连串重大变局之后,严复由于政治上的孤立,加“以肺疾缠绵,几于闭门谢客”,使他日益限于保守落伍,其间也自然关涉那些与他有过一定关系的人和事,而对梁启超的议论与评判尤多。晚年严复依然承认,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梁启超确实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但他曾写道:“吾国自甲午、戊戌以来,变故为不少矣。而海内所奉为导师,以为趋向标准者,首屈康、梁师弟。顾众人视之,则以为福首,而自仆视之,则以为祸魁。……今夫亡有清二百六十年社稷者,非他,康、梁也。”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严复与梁启超“保持着政治上的一致”的重要史实。(6分)
(2)依据材料,指出严复对梁启超历史地位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4、判断题 孙中山先生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孙中山先生为促进国家统一所做的努力包括( ? )
①临时大总统期间《告各友邦书》的发表 ②发表北上宣言
③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④同中国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 ]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发动人民群众”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