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1:15:06
1、判断题 《1972年中美关系解冻原因论析》一文在论述“尽早结束同中国僵持20年之久的敌对状态,已经成为美国政府的一个刻不容缓的外交课题”时,下列言论可以作弄为依据的是(?)
①“中国的潜力极大,任何敏感的外交政策都不能加以忽视或拒绝考虑。”
②“一个比较稳定的国际体系必须反映出中国巨大的实力和潜力。”
③“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④“考虑到将来,在我和苏联人进行对话时,我也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判断题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背景材料:在中印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上,曾经历过3次高潮:唐宋时期以佛教为主要载体的文化交流;20世纪上半期,两国人民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患难之交;上世纪50年代,以两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标志的友好合作。中、印两国既是邻国,又是当今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印度有着相似的国情。近年来,两国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和印度重新开放连接西藏日喀则地区亚东县与印度锡金段的乃堆拉山口,再掀中印关系发展新高潮。
(1)写出古代中印两国交往开始的时间和途径。印度文化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唐朝时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2)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有哪些主要的异同点?
(3)中国辛亥革命和1905—1908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高潮有何共同的新特点?
(4)二战后,印度获得独立和新中国诞生,有何相同的国际影响?中、印两国实现民族独立的方式又有何不同?
(5)概括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印度经济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阻碍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指出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3、判断题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人把总路线比喻为“一体两翼”,一体是实现工业化,两翼是消灭私有制
B.小明的父亲拿着土地证高高兴兴申请入社(合作社)
C.当时全国出现了一片建设的热潮
D.民族资本家害怕改造,不断破坏工厂设备,藏匿财富
4、判断题 1949年底《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所产生的最深远的意义在于
A 加强了中苏两国的友谊
B 巩固了中苏两国的团结
C 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 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5、判断题 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存到州县两级制,再到文臣、通判的设置,反映了( )
A.中央政府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
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的趋势
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