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1:07:20
1、判断题 下列关于春秋到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自孔孟以来,其内容和地位未发生大的变化
B.其压制人民反抗,维护统治的作用不断增强
C.后代儒学的发展是以继承前代为前提的
D.是对中国政治伦理道德等影响最大的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可知,A.自孔孟以来,其内容和地位未发生大的变化说法错误,因为在秦代秦始皇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措施,儒家受到打击,到汉代,尤其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自此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此题为逆向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事实不符的选项。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便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敢与帝国主义阵营的霸主美国叫板,一举收回外国兵营。这表明我国政府坚定地执行了毛泽东提出的外交
方针是:( )
A.“反对霸权主义”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新中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强调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根据材料“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敢与帝国主义阵营的霸主美国叫板,一举收回外国兵营”可知是指“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孔子曾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对于孔子的政治理想评价最恰当的是
A.孔子因文人感伤时代变迁的情怀而将周代的政治理想化
B.只要孔子得到适当的施政机会,掌握足够的权力,他的政治理想是能实现的
C.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欲恢复奴隶社会的社会秩序,有一定的保守性
D.儒家思想在汉代以后被统治者用来治国,说明孔子的政治理想由这些封建君主变为现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829年,杰克逊上台以后,提倡“官职轮流”。他认为,“所有官员的职责都是简单明了的,任何有知识的人都能很快掌握它。……没有一个人享有任何比另一个人更多的当官的固有权 利。”因此他主张轮流当官。美国史学界一般都称杰克逊为“分賍制的“开山鼻祖”。“赃物属于胜利 者,,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任命官员时,主要考虑的是党派或私人的利益,而不是屐行公职的能力。……1883年1月16日,美国总统阿瑟正式签署批准了由俄玄俄州民主党参议员彭德尔顿提出 的改革文官制的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官法,即彭德尔顿法:官职任命必须根据才能,无才或不合适的人应该通过竞争考试加以淘汰。该法的要点如下:(一)文官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 用后必须有一个见习期,表现合格者,才列入正式的等级文官;(二)文官不准参与政治活动;(三)取 消政治捐款,拒绝捐款的人不得被免职或受其他伤害;(四)不准任何官员或议员接受金钱或其他贵重物品,违者将受罚款或拘禁;(五)设立总统直辖的三人文官委员会,负责管理文官考试,保证考试 中的“正确、统一和公正”,防止出现泄密和舞弊等情况。违者要处以一百至一千美元罚金或十天至 一年的徒刑。情节严重者同受两种处分;(六)经常酗酒的人不得担任或保留任何官职。
——摘编自王靖儒《美国文官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文官制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的意义。(6分)
参考答案:
(1)变化:政党分赃制到量才录用制。(3分)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美国工业化的实现);民主制不断发展,联邦政府人事制度需要加强和完善。(6分)
(2)意义:促进了文官的知识化、专业化,提高了文官的素质;有利于政府工作稳定性的加强和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6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1829年,杰克逊上台以后,提倡“官职轮流”...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官法,即彭德尔顿法:官职任命必须根据才能,无才或不合适的人应该通过竞争考试加以淘汰...”即可概括出美国文官制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经济、政治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2)根据彭德尔顿提出的改革文官制的法案的具体内容,再借鉴中国古代科举制的意义即可分析出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2分)
追求公平公正、社会和谐是人类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自由放任式的不干预态度,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政府没有义务为了帮助穷人们人为地改变市场竞争和淘汰法则。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
——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材料三中国人民在50年中实现了人权发展的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尽管在维护和促进人权的过程中遇到过曲折,但是,一个不容争辩的基本事实是: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一个积弱积贫、备受屈辱的旧中国已经变成了一个独立自主、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12.5亿中国人民主宰了自己的命运,过上了丰衣足食、文明健康的美好生活,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民主自由。
?——《中国人权发展50年》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诸子百家思想为例说明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哪些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国政府对待贫困问题态度的变化,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为解决美国的贫困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说明新中国在人权发展中曲折的表现和实现历史性飞跃的政治、经济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
参考答案:(22分)
(1)举例:儒家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墨家墨子,主张“兼爱” “非攻”,有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儒家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老子,天道自然,有助于人与自然及内心的和谐。 (6分)
(2)政府态度:从不干预到干预(或从自由放任到政府介入)。 措施:直接救济;以工代赈(或兴办公共工程);制定有关法律,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8分)
(3)曲折:文化大革命严重践踏人权。 原因:建立并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认识:继承与发展;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关注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8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