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6 11:06: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的是
A.欧洲联盟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简述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老子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在他看来,“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2)老子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他主张只要能“守静”,就可以“以弱胜强”。
(3)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


本题解析:老子的思想主要包括:对世界本原的认识,辩证法思想和“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三个大的方面。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5分)

时?间
尼 克 松 访 华 行 程
1972月2月17日
尼克松及夫人一行,乘“空军一号”离开白宫,先到夏威夷停留数日。
1972年2月21日
11:30到达北京,机场与周恩来总理握手,被尼克松本人称为“跨越太平洋的握手”,之后尼克松在中南海会见毛泽东。当晚周恩来总理设宴款待尼克松一行。
1972年2月23日
与周恩来总理在钓鱼台会谈。握手之后,尼克松帮助周恩来脱掉呢子大衣,这个镜头轰动一时。
1972年2月24—26日
尼克松及夫人等一行人登上长城,游览故宫;随后尼克松一行乘坐中国政府安排的专机前往杭州。
1972年2月28日
尼克松和周恩来一同飞往上海,签署《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上午10时离开上海回国;中美政府正式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请自拟题目,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对尼克松访华进行论述。(8分)


参考答案:题目:《中美关系的改善》或《合则两利》或《破冰之旅》题目合理(2分)
论述:尼克松亲自来到中国,向中国领导人亲切会谈,帮助周总理脱大衣表明美国需要主动和中国改善关系,以接驳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不利地位。
周总理和毛主席亲自迎接和会见表明中国也需要和美国改善关系,以摆脱中苏关系恶化导致的不利局面,中国需要和美国合作共同遏制苏联。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公布表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为了共同的利益走向了联合。(6分)


本题解析:第一步自拟题目时要注意全面反映表格材料中体现的中美关系发展趋势,如《中美关系的改善》或《合则两利》或《破冰之旅》;第二步结合相关材料进行论述,注意论述时条例清楚,语言简练,逻辑性强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后经过新政府的谈判,这一税率提高至75%、20%、80%等14个等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该新政府是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重庆政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军,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决裂前后》)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苏两国之间形成同盟关系
②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③维护了东亚地区和平,有效地防止该地区战争爆发
④体现了新中国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苏关系。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苏之间形成了同盟关系,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体现了新中国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朝鲜战争是当时爆发的战争,③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