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6 11:03: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导致20世纪初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根源是
①封建经济的分散性②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
③袁世凯死后群龙无首④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程度式的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物出现原因的理解和认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地理解“根源”一词的含义,即根本原因,决定事物发展方向和趋势的因素。由于四个选项都是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因而判断起来有一定的难度。③是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应该排除。④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并不一定出现军阀割据局面,袁世凯的统治时期就是例证,故④应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践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下列做法中,危
害最大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
B.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没有得到实施
C.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引发社会动乱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被迫终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危害最大”来判断,只有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遭到破坏才是危害最大的。而我
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青年毛泽东说,“吾国宋儒之说与康德同”。程朱理学与康德思想的相同点是(? )。
A.都源于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实验
B.都强调重建人的哲学
C.都追求自由平等
D.都强调理性认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理学关注人伦道德,故A项错误,理学把儒家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康德主张人不仅拥有人身自由,还拥有思想自由,故B项正确;理学强调等级秩序,故C项错误;理学禁锢了人的思想,不是理性认识,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6.康熙帝8岁登基,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熙盛世的大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康熙一生主要功绩有?(?)
①削平三藩,巩固统一?②统一台湾,开府设县?③抵御外侵,缔结和约?④亲征朔漠,善治蒙古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6.?本题考查康熙的事迹,①②③④都是他的事迹。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濬,大学期间推崇某一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   )
A.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含义实际上是“知行合一”。结合所学,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