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0:45:43
1、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对这一原则认识的主要依据是它
A.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消除了世界各国问的矛盾
D.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线
2、判断题 (14分)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0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阅读下列相关资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客观的回顾中国1949年后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中发生的社会变迁,可以明确划分出三个相互衔接的时代脉络:
一是革命立国时代。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国家政体,为建立和巩固政权,所走过的时光;
二是改革建国时代。这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经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确立并实现中国经济繁荣与快速发展的新经济体制的时代;
三是和谐富国时代。这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共产党人,励精图治,承先启后,以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主旋律,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契机,开启的中国走向全面富裕的时代。
(1)1953—1957年是新中国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属于以上材料中的哪个时代?列举下列方面的史实论证材料所归纳的该阶段的时代特征。?
序号 | 方面? | 举例 | 历属时代 |
1 | 政治制度 |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区域自治制度,初步构建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 |
2 | 经济建设 | ? | |
3 | 文化政策 | ? |
3、判断题 张謇曾给某人密电:“甲日满退,乙日拥公,东南诸方,一切通过”,电文中的“公”指(?)
A.康有为
B.孙中山
C.袁世凯
D.宋教仁
4、判断题 腾讯历史频道曾推出《转型中国1840—1956》系列原创策划。策划以年份为单位,逐一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关键命题。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1956年年度事件的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C.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D.“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
5、判断题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邓小平提出了
A.对内改革
B.一国两制
C.创办特区
D.对外开放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