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0:33:06
1、判断题 一位英国学者回忆道:“从德国电台中我起先只听到欢呼胜利的大喊大叫和恶毒的咒骂。希特勒相信宣传的力量,战争头两年里的成功超出了最大胆的期望。”德国在战争头两年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主要是因为
A.希特勒的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B.德国狂热的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力量
C.德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D.主要的反法西斯国家尚未联合起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中的“德国在战争头两年之所以能如此成功”表明材料的时间是1941年,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于1942年1月,所以符合材料内宾 要求。ABC都是次要原因,故答案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以下关于下图所示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该战役是在德黑兰会议上决定的? ②该战役代号为“海狮计划”
③该战役由美国麦克阿瑟将军指挥 ④该战役发生在1943年6月?
[? ]
A.①?
B.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二战”中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北非战场的胜利和意大利的投降表明:
A 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已发生根本转变?B 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时机成熟
C 日军即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D 苏军在欧洲战场上起着决定性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知道,你们很清楚,我们的军用物资已通过苏伊士运河,……你们希望在希特勒问题上,我们同你们站在一起。我们认为作为代价,你们会同意我们在埃塞俄比亚的行动。
——皮雪利(意大利资本家)在英国议会
中的讲话(1935年)
材料二 我们强烈希望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之间友好地解决问题,但当务之急和首要目的是确保法国、意大利和联合王国在欧洲的安全。
——霍尔(英外交大臣)在下院的讲话(1935年)
材料三 双方一致同意,排除实行(对意大利的)军事制裁,不采取任何海上封锁措施……
——英、法两国1935年9月公告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出哪两国在进行什么交易?其实质是什么?(3分)
(2)材料三的观点造成了什么后果?(2分)
(3)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之间的问题解决后,英国、法国的“当务之急和首要目的”达到了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果?(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法对意大利之所以采取材料三所述的措施还有何历史原因。事情的实际发展为何会出乎他们的预料?(5分)
参考答案:(1)英、意在进行政治交易,英国以牺牲埃塞俄比亚的方式换取意大利对英国的支持。实质上是英国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实行“绥靖政策”。
(2)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助长了意大利的侵略气焰。
(3)没有。因为1937年意大利与德、日结成了法西斯同盟,它们要挑起重新瓜分世界、称霸世界的战争。
(4)一战前,意大利虽然是同盟国成员,后来却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是英、法的盟友。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在思想上早就与希特勒一样要称霸世界,必然把英、法放在自己的对立面。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有关问题的能力。第(1)(2)问,根据材料一、三中涉及的国家,结合英法的实际态度回答;第(3)问首先根据材料二归纳出目的是什么,然后结合德、意、日法西斯的行动来判断;第(4)问考查一战中意大利的表现。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观察下列漫画,漫画上有两个人物:希特勒和斯大林。希特勒拥抱的同时,在斯大林的背上狠狠的插上了一刀!图中的文字是:“原谅我,同志,但这机会实在太诱人了。”
材料二?“彩虹是有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1)结合漫画和所学知识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8分)
(2)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材料二中“彩虹”的寓意是什么?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这一行动有何意义?(7分)
参考答案:(1)苏联得以暂时不被拖进战争,赢得了备战时间;苏联领导人对希特勒的冒险性估计不足,导致苏德战争之初严重失利。德国免去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客观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气焰。(8分)
(2)寓意:合作。(1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诺曼底登陆)。(2分)意义:使德军陷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若回答“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也可得分)。(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