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6-26 10:28: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直到18世纪末,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份额仍高出欧洲5个百分点,大约相当于英国的8倍,俄国的6倍,日本的9倍。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份额的三分之一。上述材料反映了()
A.中国传统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B.中国政府“重本抑末”政策的巨大成功
C.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明显提高
D.中国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高度繁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选择了四段来源不同的资料,《老子》揭示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孝经》肯定了人性,《左传》表述了天、神、人之间的关系,而《易经》充分说明人事与天命的高度统一。四段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对人自身的关注和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是中国古代人文精神最鲜明的体现,故A项符合题意,B C D三项只反映了四段材料中的某一个方面的特性,而不是共同点。
考点: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
点评: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在诸子百家中都有所反映,只不过各家论述的内容各有侧重而已,这充分说明中国古人在对自身的思考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有着深邃的思想,并不逊色于古希腊人文精神。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秦汉时期对农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郑国和李冰
B.郑国和赵过
C.汜胜之和赵过
D.李冰和汜胜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
A.社会的大变革
B.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
C.战国七雄混战
D.科学文化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一定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战国时期之所以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是与当时封建经济发展,奴隶制经济瓦解,政治斗争激烈的局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确答案为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战国时期,学术活跃并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客观条件是
A.诸侯割据局面的影响
B.封建制度已经确立
C.各国国君重视人才
D.教育日益普及民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